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经》中脉诊法的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内经》在针灸诊疗中是非常重视脉诊的,该文通过对《内经》中脉诊方法的文献学研究,发现《内经》明确提出的诊脉法有4种,但尚未形成后世流传的寸口诊法,其中提到最多的却是人迎寸口对比诊法。据此作者认为,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应是针灸诊疗中的重要诊脉法,以期能为针灸临床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
李勇
郑志杰
机构地区
武警河北省总队唐山医院门诊部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3期213-215,共3页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内经
针灸
脉诊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41.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1
孙国中,方向红点校.清·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0.
2
刘士敬,李连成.
浅论“相脉之道”[J]
.中医药学报,1996,24(6):4-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徐鸿达,张士卿协编,赵健雄.敦煌医粹[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同被引文献
29
1
肖一之,夏天,赵瑞芳,王毅波.
妊娠期脉象和脉图119例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9,10(2):121-123.
被引量:3
2
谢感共,蒋垂刚,徐信山.
子午对冲气血互注理论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2005,25(10):709-710.
被引量:30
3
段延萍,周杰,范晔,马赟.
《内经》、《难经》寸口脉诊法机理探析[J]
.陕西中医,2006,27(11):1448-1450.
被引量:5
4
何绪良.
《黄帝内经》脉诊方法[J]
.光明中医,2006,21(12):17-17.
被引量:6
5
吴弥漫.
取象比类 辨证审机——简论《内经》六气病机的实质内涵[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10-12.
被引量:9
6
唐福安.
察脉诊断早期妊娠的经验体会[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1):40-40.
被引量:3
7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0,11,33,81.
8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8.
9
盛增秀.脉学类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045-1606.
10
[英]诺娜·费兰格林.五行针灸指南[M].龙梅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62-64.
引证文献
4
1
黄月莲.
诊寸口脉判断十四经脉虚实法[J]
.针灸临床杂志,2013,29(8):61-63.
被引量:3
2
于晓飞,王天芳,薛晓琳,吴秀艳,赵燕,葛舰,章道宁.
《素问》中“浮”脉与“沉”脉含义简析[J]
.中医杂志,2014,55(9):732-735.
被引量:9
3
于晓飞,王天芳,赵燕,薛晓琳,吴秀艳,陈欣然.
浮脉、沉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发展源流[J]
.中医杂志,2016,57(5):366-369.
被引量:7
4
于晓飞,杨杰勇,栾玉玲,张文潇,魏恩华,董正平,王斌胜,王科军.
寸口部妊娠脉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8,38(1):16-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郑荐平,金永定,朱世聪.
台州摩托车业确立 优势任重道远[J]
.浙江经济,2000(5):27-28.
2
于晓飞,王天芳,赵燕,薛晓琳,吴秀艳,陈欣然.
浮脉、沉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发展源流[J]
.中医杂志,2016,57(5):366-369.
被引量:7
3
黄雯芳,郭伟.
浅谈经络调气疗法[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9):91-93.
被引量:1
4
周娅妮,黄月莲,易光强,周宾宾,吴舸,冯卓,韦含汐,陆青.
分经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2016,36(6):587-590.
被引量:82
5
李鞍英.
针刺五泉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并发肺感染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9):1783-1785.
被引量:9
6
陈欣然,王天芳.
《黄帝内经》“脉象主病”诊治体系文献探析[J]
.环球中医药,2017,10(4):476-478.
被引量:5
7
杜磊,李蔚,徐健众.
《伤寒论》太阳病中的浮脉辨治[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6):777-779.
被引量:3
8
赵方舟,刘玥芸,陈家旭.
李时珍《濒湖脉学》对中医脉学的传承与发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4):563-568.
被引量:7
9
李有成.
提高脉学疑析成功率的经验交流[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35-135.
10
刘晓,景佳星,聂金涛,于文涛,董尚朴.
沉脉在张锡纯病案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2):26-28.
被引量:1
1
王历.
《伤寒论》脉法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947-948.
被引量:8
2
关晓光,侣雪平.
《内经》脉诊法简析[J]
.中医药学刊,2003,21(4):529-529.
被引量:6
3
王庆国.
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看独取寸口诊法的渊源与发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5):20-23.
被引量:7
4
纵横,况执本.
对《素问》寸口三部脉配应脏腑的看法[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8(1):19-20.
5
杨毓隽.
试析《难经》对“寸口诊法”的研讨与贡献[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5,14(1):4-6.
被引量:1
6
格知加.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6):56-57.
7
杨牧祥.
浅论寸口诊法[J]
.河北中医,1983,5(3):2-4.
被引量:1
8
马政涛.
浅谈慢性乙型肝炎的针灸治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31):112-112.
被引量:1
9
熊大昌.
人迎寸口对比诊断法临证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86-87.
被引量:8
10
刘艳,李毅.
初探《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J]
.吉林中医药,2007,27(6):60-61.
被引量:5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