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强化备课流程 实现同课异构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差异、教学对象的不同等因素,必然会导致教学的“异构”。太多的“同”意味着简单的重复,意味着机械的操练,这与教学的本质相去甚远。如果有太多的“异”,也可能意味着不成熟,也标志着危险。说到本质,无论怎样的“异构”,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同”的。我校在如何完成同课异构下同一教案不同班级的备课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作者 雷红星
机构地区 上海市敬业中学
出处 《现代教学》 2008年第7期55-56,共2页 Modern Teaching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