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46-50,共5页
China Dyeing and Finishing
同被引文献26
-
1卞向阳,周炳振.民国旗袍实物的面料研究[J].丝绸,2008,45(8):60-63. 被引量:10
-
2贺圣谟.读《旗袍里的思想史》[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36-38. 被引量:2
-
3夏燕靖.陈之佛创办“尚美图案馆”史料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6(2):160-167. 被引量:11
-
4林刚.《简析大隆机器厂的“铁棉联营”》,刘兰兮主编.《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
5本书编写组.大生系统企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
6严中平.中国棉业之发展[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
-
7胡毓奇.民族棉纺织业中一个成功企业--大成纺织染公司的分析[M]//常州纺织工业公司编史修志办公室.常州纺织史料(第十一辑),1987年油印本.
-
8朱龙湛.抗战前无锡棉纺工业概况[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七辑),1984.
-
9苏纶纺织厂概况,1948[G].苏州档案馆藏,114-003-0316-032.
-
10苏纶纺织厂.苏纶纺织厂建厂九十周年纪念册(1897-1987),1987[G].苏州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藏.
引证文献4
-
1赵伟,朱从兵.近代光裕集团铁棉联营战略新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66-69.
-
2龚建培.论民国时期织物设计的主流文化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1):115-122. 被引量:6
-
3龚建培.民国丝绸印花品种及工艺技术发展概述--以传世旗袍织物为中心的研究[J].丝绸,2020,57(3):62-70. 被引量:8
-
4曹振宇,慕童.我国近代动力机器染色工业的产生与发展[J].服饰导刊,2021,10(2):23-27.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龚建培.民国丝绸印花品种及工艺技术发展概述--以传世旗袍织物为中心的研究[J].丝绸,2020,57(3):62-70. 被引量:8
-
2龚建培,薛宁.民国女装面料中叶形纹样的嬗变研究(1920-1940)[J].服装学报,2021,6(3):221-227. 被引量:1
-
3颜文溢,许旭兵.民国旗袍的文化耦合及时尚设计[J].丝绸,2022,59(5):120-127. 被引量:6
-
4龚建培.论民国服饰史研究中的向度预设与范式转换[J].艺术设计研究,2022(3):16-21. 被引量:3
-
5幸雪,李一,屈萍,裘群珠.民国刺绣的“尚实”美学——以金银绣设色嬗变为例[J].丝绸,2022,59(9):107-114. 被引量:1
-
6龚建培,杨秋华.新中国外销绸缎印花设计与国际流行时尚的跨文化交流研究(1950-1989)[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4):172-177. 被引量:2
-
7陆洁,牛建涛.从阴丹士林布看民国女装的衣料技术与审美转型[J].丝绸,2022,59(12):156-163. 被引量:1
-
8张惠.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馆藏传统旗袍复原[J].服装论丛,2022,17(2):1-9.
-
9张惠.基于虚拟试衣技术的传统无省旗袍复原与三维展示[J].山东纺织科技,2023,64(4):32-36. 被引量:2
-
10苗荟萃.上海大学博物馆馆藏旗袍研究——20世纪下半叶旗袍设计特征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4):62-69. 被引量:1
-
1杜克久.农药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3):32-37. 被引量:7
-
2卢怡,张无敌.农药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03,23(1):1-5. 被引量:6
-
3王锡章.关于棉纺织工业粉尘治理与防爆[J].棉纺织技术,1989,17(10):12-16.
-
4郑邦录.棉纺织工业废水的防治[J].汕头科技,2002(3):14-17.
-
5许才定,孔育国.中日两国缫丝机发展简史与差距简析(下)[J].国外丝绸,2005,20(6):18-22. 被引量:1
-
6丁仪.棉纺织印染污水处理方法的研讨[J].重庆纺织,1997(3):10-18.
-
7邢声远.紧密纺纱引领环锭纺纱的发展[J].北京纺织,2005,26(1):19-20. 被引量:3
-
8陈家昌.意大利环保产业及经济技术政策[J].科学与社会,1997(2):55-62. 被引量:1
-
9杨栋樑.我国近代印染业发展简史(五)[J].印染,2008,34(16):46-48. 被引量:1
-
10毕天义,催思众.棉纺厂除尘系统粉尘爆炸隐患的探讨[J].上海劳动保护技术,1996(6):2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