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使还是魔鬼--关于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的谈话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网民言论之活跃已达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舆论以其迅速、尖锐、互动的特点,显示出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上,而是直接延伸和投射到现实生活之中,直接影响着社会舆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的问题,请两位坦率地表达各自的看法。
作者
赵金
鄢烈山
孟波
机构地区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和讯网
出处
《青年记者》
2008年第13期45-48,共4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网络舆论
网络暴力
社会舆论
力量
生活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62
1
陈粟,陈冰.
网络:虚拟的公共领域——以BBS上的议程设置为例[J]
.新闻界,2005(1):58-60.
被引量:15
2
黄旦.
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
.新闻记者,2005(11):68-71.
被引量:39
3
朱宇.
主流网络媒体构建主流舆论[J]
.中国信息界,2007(6):8-8.
被引量:1
4
李岩.
网络“公众新闻”实践与“网络公众”的形成--对“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有关对媒体的处罚规定的网络讨论分析[J]
.当代传播,2008(1):39-42.
被引量:5
5
石屹.
我国西部网络传播分析研究[J]
.当代传播,2008(1):69-70.
被引量:4
6
喻国明,王斌,苏林森,王春枝.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的构建与测评[J]
.新闻与写作,2008(1):21-22.
被引量:5
7
史历峰.
“聚媒体”:民意表达的新平台[J]
.新闻记者,2008(3):34-37.
被引量:7
8
周雅丽.
网络传播中儒家传统观念的消解[J]
.青年记者,2008(3):63-64.
被引量:1
9
巢乃鹏.
BBS版主自我身份认知研究[J]
.新闻界,2008(1):13-15.
被引量:1
10
王爱玲,武文颖.
网络民意的“匿名制服”效应及其有效调控[J]
.新闻界,2008(1):16-18.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4
1
张瑞孺.
“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特质的法理分析[J]
.求索,2010(12):140-142.
被引量:36
2
林晨.
网络舆论的红与黑[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3):178-179.
被引量:1
3
张武桥,黄永林.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研究——以“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为例[J]
.情报杂志,2015,34(10):85-90.
被引量:7
4
罗锋.
2008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述评[J]
.现代视听,2009,0(1):6-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周睿鸣,吴媚.
理解“社会性死亡”:一项中介可见性视角下的扎根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1):181-199.
被引量:1
2
刘璐.
基于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的国内公共安全研究[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1(11):29-46.
被引量:1
3
李志宏,王海燕,白雪.
基于网络媒介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仿真和管理对策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10,7(1):85-93.
被引量:39
4
王露璐.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网络传播与监管[J]
.世纪桥,2010(11):35-36.
5
李耀文,戴丽.
浅析网络对传播环境的影响[J]
.新闻世界,2010(12):131-132.
6
赵哲.
网络侵权诉讼地域管辖的确定[J]
.求索,2011(9):156-158.
被引量:6
7
姜方炳.
“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
.浙江学刊,2011(6):181-187.
被引量:137
8
邢勇.
政府形象的网络媒体塑造[J]
.新闻爱好者,2012(2):1-4.
被引量:4
9
钟瑛.
新媒体传播的社会问题及其规避[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6):14-16.
被引量:7
10
桂钰涵.
新媒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互联网为例[J]
.今传媒,2014,22(4):114-117.
被引量:25
1
徐金玉.
网络个体言论与舆情正负转向关系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1).
2
鄢烈山,孟波.
天使还是魔鬼——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J]
.理论参考,2009(8):37-40.
3
向东.
网络论坛与传统媒体各有所长[J]
.中国信息界,2006(7):53-53.
4
邓金培.
网民言论对新闻报道和舆论传播的影响分析[J]
.青年时代,2016,0(11):67-68.
5
吴跃军,黎中元,郭雪颖(图).
网络舆情复合传播生态链[J]
.网络传播,2012(11):36-38.
6
韩凯星.
如何平衡网络言论与侵权——关于提升网络监管的法律思考[J]
.知识经济,2010(24):57-57.
7
林波.
媒体机构的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建设[J]
.中国传媒科技,2011(8):117-119.
8
晁婕.
突发事件中纸媒和社交媒体的互动探析——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J]
.西部学刊,2016(12):50-51.
被引量:2
9
潘毅,罗忆.
关于网络舆论侵害公民人格权现象的思考——以“人肉搜索”为例[J]
.新闻世界,2009(1):17-18.
10
叶蓉.
网络舆论的民意化趋向[J]
.新闻前哨,2005(9):90-90.
被引量:2
青年记者
200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