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伤寒论》脾胃病类方及其药对应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比较归类法对《伤寒论》治疗脾胃病的方剂进行研究,主要分为桂枝汤类方、泻心汤类方、大承气汤类方、小柴胡汤类方,分析其类方药物组成衍变及其药对应用,探索仲景组方用药规律。
作者
周英信
机构地区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3,共2页
Journal of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伤寒论
脾胃病
类方
药对
比较归纳法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9
1
张秋霞.
《伤寒论》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与用药特点[J]
.北京中医,2004,23(3):171-173.
被引量:9
2
刘渡舟.伤寒论十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5.
3
潘秀玲.
张仲景用芍药的特点[J]
.四川中医,2005,23(7):27-28.
被引量:3
4
赵琰,屈会化,王庆国.
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法则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5-6.
被引量:10
5
张引强,郭淑莲,欧阳兵.
《伤寒论》“心下痞”辨治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27-29.
被引量:5
6
张菊英,查干花,蒋永光.
脾胃方病机与药物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J]
.陕西中医,2004,25(9):817-818.
被引量:4
7
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8、82.
8
朱邦贤.
“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52-54.
被引量:60
9
衷敬柏,王阶,赵宜军,王永炎.
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137-139.
被引量:68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赵琰,屈会化,王庆国.
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法则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5-6.
被引量:10
2
张兰凤,王阶,衷敬柏,王永炎,杨保林,荆鲁,许军,刘剑刚.
冠心病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04,45(6):444-446.
被引量:20
3
王阶,荆鲁,衷敬柏,王永炎,马丽红,刘剑刚.
血府逐瘀汤拆方临床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803-807.
被引量:34
4
郭蕾,张俊龙.
关于证候定义的三点商榷[J]
.医学与哲学,2005,26(1):67-68.
被引量:13
5
刘渡舟.
方证相对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3-5.
被引量:118
6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30.
7
孙中堂.尤在泾医学全书·伤寒贯珠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
8
张波.《金匮玉函经》在《伤寒论》研究中的学术价值[C]..山东中医药大学1999年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集.,..
9
任应秋.伤寒论语译[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0..
10
Leclerc A.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nd logistic modeling: complementary using the analysis of a health survey among nurses. Statistics in Medicine. 1988, 7:983-995
共引文献
151
1
郭俊汝,韩行,张林.
方证相应的理论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9):168-170.
被引量:5
2
黄辛迪,丁长松,梁昊,邓乐.
基于药性理论的中医辨证论治模型构建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6):455-459.
被引量:10
3
程晓燕,朱克俭.
中医药临床评价中证候、疾病疗效相关性的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3):3-4.
被引量:8
4
安德明,郑培永,季光.
方证相关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意义[J]
.中医药学报,2009,37(1):6-8.
被引量:2
5
张引强,郭淑莲,欧阳兵.
《伤寒论》“心下痞”辨治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27-29.
被引量:5
6
王欣.
“方证相应”的理论内涵及其研究价值[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439-440.
被引量:6
7
林荣修.
方证相应对古代证候研究的启示[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02Z):105-106.
被引量:5
8
刘丽梅,陈琳,王瑞海.
对中医方证相应研究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6):406-407.
被引量:6
9
鲁法庭,严石林,汤朝晖.
同证异治研究现状[J]
.江西中医药,2007,38(7):79-80.
被引量:3
10
金敬,朱邦贤.
“方证相对”与“方证相关”内涵的再认识[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9):67-6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9
1
张清苓.
桂枝汤类方剂临床运用的统计分析(一)[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4):13-16.
被引量:12
2
胡一莉.
《伤寒论》调理脾胃法临床运用举隅[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3):81-82.
被引量:4
3
陈洋,徐列明.
《伤寒论》肝病辨治与脾胃之气的相关性探析[J]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19-21.
被引量:4
4
傅延龄,丁晓刚,郑全雄.
论《伤寒论》方族及其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2):81-84.
被引量:7
5
王宗柱,侯俊明.
谈《伤寒论》对脾胃病证的论治[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2):1-2.
被引量:6
6
王春丽,王炎焱,韩伟,周永传,罗国安.
常用矿物药及其类方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343-1345.
被引量:19
7
韩春生,王微,符思.
论《伤寒论》脾胃分治思想[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4):341-342.
被引量:10
8
刘德荣.
明代福建5部重要医著评介[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5):50-52.
被引量:2
9
黄仕文,樊巧玲.
止呕类方配伍规律探析[J]
.江苏中医药,2007,39(12):53-55.
被引量:1
10
苗化南.
浅谈《伤寒论》与脾胃病的治疗[J]
.甘肃中医,2008,21(9):10-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冯石强,谢鸣.
“类方”之内涵探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2):800-803.
被引量:15
2
王苗,周铭心.
《伤寒论》方剂药对之方剂计量学甄选与解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4):998-1000.
被引量:6
3
余光椿.
伤寒脾胃观[J]
.光明中医,2017,32(6):785-78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栾金红,赵龙刚.
《伤寒论》栀子豉汤浅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5):256-256.
被引量:4
2
都广礼,陈德兴,文小平,陈少丽.
论方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40-141.
被引量:2
3
朱彦,刘静,刘丽红,高博,崔蒙.
类方概念探析及形式化表达[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3):1-5.
被引量:4
4
林树元,许家栋,柴可夫.
基于聚类分析的经方类方衍化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5):1988-1991.
被引量:3
5
吴汇天,徐凤凯,徐光星.
《千金方》栀子豉汤及类方浅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4):281-282.
被引量:2
6
胡雅凌,游强华,陶姗,刘芳,唐学贵.
小柴胡汤类方应用医案处方用药配伍规律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1):186-190.
被引量:8
7
胡雅凌,游强华,唐学贵.
基于关联规则的小柴胡汤类方“症-药”“病-药”关系的挖掘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6):1494-1497.
被引量:7
8
王町囡,郑丰杰,孙燕.
苓桂剂“方-证要素对应”解析[J]
.世界中医药,2017,12(3):689-693.
被引量:10
9
朱彦,高博,崔蒙.
类方衍化关系内涵分析及形式化表达[J]
.世界中医药,2017,12(11):2809-2813.
10
沈姗怡,栗亚楠,赵志恒,焦召华,李岩.
左金丸类方浅识[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3):49-51.
被引量:5
1
孙铮,方向明.
《伤寒论》中兼治脾胃病方药规律分析[J]
.吉林中医药,2010,30(3):254-255.
被引量:7
2
沈骏.
比较归纳法在中医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医教育,2001,20(1):37-38.
被引量:1
3
展照双,张思超.
比较归纳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8):92-93.
被引量:1
4
潘玉珍.
归类法学习《中药学》述略[J]
.中医药学报,1990,18(1):24-25.
5
张前,王长虹,马越鸣,王峥涛.
三黄泻心汤及附子泻心汤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40(3):295-298.
被引量:8
6
辜炳锐,范蕊,段富津.
《温病条辨》泻心汤类方研究[J]
.西部中医药,2016,29(6):28-30.
被引量:4
7
孙鑫,仝小林.
泻心汤类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10,51(2):114-116.
被引量:19
8
徐乃斌.
泻心汤类方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J]
.国医论坛,1992,7(5):16-17.
9
张保伟.
试论《伤寒论》中的专药[J]
.光明中医,2014,29(6):1323-1324.
被引量:1
10
程素利,李岩,蔡志敏,焦召华,陈爽.
泻心汤类方之浅识[J]
.江西中医药,2012,43(11):15-16.
被引量:3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