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人才引进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几年国内高校都很重视人才引进工作,纷纷通过各种"人才工程"和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拔尖人才,以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竞争实力。高职院校如何在这场人才竞争的角逐中获得一席之地,吸引到高层次、高效用的实践应用型人才,是决定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
作者
王文涛
黄川川
机构地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6,共4页
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
引进
对策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472.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宋瑞芝,裴兆宏.
浅谈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战略[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6):86-89.
被引量:14
2
姚加惠.
浅析中外高校人才引进策略的特点[J]
.高教论坛,2003(4):136-139.
被引量:9
3
楼世洲.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9(20):29-31.
被引量:68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朱国仁.哈佛帝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刘复礼 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林志扬.管理学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
4
尹鸿祝等.一流大学,离我们究竟有多远?[EB/OL].http://www.edu.cn/HomePage/zhong_guo_jiao_yu/jiao_yu_yan_jiu/gao_deng/zhuan_ti/lun_tan/index.shtml
5
《浙江省高取院校师资调查报告》.
6
曾雄军.
试论国外高校吸引人才策略及其启示——以普林斯顿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为例证的考察[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2(3):64-68.
被引量:3
7
郭祥焰,汤庭芬.
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引进与管理的举措[J]
.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3):56-58.
被引量:6
8
张肃峥,宋继军.
人才竞争日益白热化[J]
.经济论坛,2001(8):13-1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88
1
王云江.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的思考[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S1):53-55.
被引量:1
2
薛冬钧.
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4,13(4):95-98.
被引量:5
3
薛元昕,丁燕君.
从韩愈《师说》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2,18(3):14-16.
被引量:1
4
刘方毅.
关于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J]
.品牌(理论月刊),2010(11):152-153.
被引量:1
5
程发良.
当前高校人才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11(3):34-36.
被引量:1
6
梁俊.
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4(3):10-14.
被引量:13
7
王云江.
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工作[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61-63.
被引量:1
8
郑柏松,蔡向阳.
试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3):83-86.
被引量:4
9
楼笑梅.
从人才引进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17-18.
被引量:19
10
鲍玮.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
1
胡卫新,张寒,苗真勇.
绩效考核——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新举措[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1):79-82.
被引量:10
2
许志跃.
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1):37-40.
被引量:6
3
杨海霞,郑晓红.
国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启示[J]
.经济师,2006(10):53-54.
被引量:14
4
王俊,汤茂林,黄飞飞.
创意产业的兴起及其理论研究探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5):67-70.
被引量:23
5
余斌.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误区及对策[J]
.人才资源开发,2007(8):10-11.
被引量:12
6
陈晓伶,魏英,周先意.
对目前高校人才引进措施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7(5):26-28.
被引量:7
7
王文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研究[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27-29.
被引量:3
8
谈征宇.
培训是提高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对高职师资问题的思考[J]
.交通职业教育,2008(4):42-44.
被引量:2
9
潘兆光,韦家明.
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1):94-96.
被引量:3
10
姜爱林.
大专院校人才引进现状、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研究[J]
.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10(1):18-2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潘兆光,韦家明.
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1):94-96.
被引量:3
2
王文涛.
高职教育创意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初探[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70-72.
3
饶细丽,夏愉,吕慧静.
新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0(4):123-123.
被引量:2
4
董兴敏.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科学体系的构建[J]
.价值工程,2012,31(17):234-235.
被引量:1
5
赵列钢.
浅谈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J]
.中国科技博览,2013(12):174-17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饶细丽,夏愉,吕慧静.
新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0(4):123-123.
被引量:2
2
邓宝瑚.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新特点及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2011(4):46-48.
被引量:8
3
王雪芳.
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后续管理的路径探微——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5):38-41.
被引量:5
4
李西伦.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人才引进交流机制的改进[J]
.商情,2014(21):102-102.
5
魏钦.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国际比较[J]
.教育与职业,2016(3):112-114.
被引量:5
6
朱拾遗,陈舒.
筹建期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筹)为例[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7):178-179.
被引量:1
1
陈国富.
培养护理专业优秀拔尖人才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3):163-164.
2
钟瑞琴.
优秀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J]
.成才之路,2015,0(7):20-21.
3
孔英.
关于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12(29):306-307.
4
陈利群.
特区高等学校加快引进高质量人才的思考[J]
.教育与经济,1993,9(2):36-37.
5
薛冬钧.
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4,13(4):95-98.
被引量:5
6
孔祥慧.
长久确立特色办学理念 锐意造就优秀拔尖人才[J]
.学理论,2010(21):242-243.
7
张万秋,钱坤.
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30):32-33.
被引量:8
8
郝佩韦.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比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8):6-7.
9
杨孝平,俞军,陈萍,许春根,王为群.
深化分层次教学 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06(3):14-16.
被引量:73
10
李晴华.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05(4):102-102.
被引量:25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