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胡锦涛“和谐世界”理念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和谐世界"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是对中国传统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我国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深刻思考。文章从"和谐世界"的时代背景、内涵和思想渊源及意义三个角度来对这一理念进行了阐释。
作者
范锋亮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2期3-5,共3页
Journal of The Nanning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关键词
胡锦涛
和谐世界
理念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阎学通.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政策关系[J]
.国际政治研究,2006,27(1):14-15.
被引量:24
2
冯来兴.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J]
.江汉论坛,2006(5):43-45.
被引量:24
3
曹分田(主持人),王在邦(嘉宾),刘洪潮(嘉宾),阮宗泽(嘉宾),沈强(嘉宾),张中云(嘉宾),金灿荣(嘉宾),崔启明(嘉宾),阎学通(嘉宾),詹永新(嘉宾).
共建和谐世界:中国角色与定位[J]
.时事报告,2006(10):20-31.
被引量:2
4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前线,2001(7):1-12.
被引量:52
5
胡锦涛.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J]
.理论参考,2007(5):4-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国语·郑语》[M].,..
2
.《庄子·齐物论》[M].,..
3
.《淮南子·天文训》[M].,..
4
.《墨子·兼爱中》[M].,..
5
.《周易·乾卦》[M].,..
6
《周易·坤卦》.
7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8
《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03年5月29日.
9
阎献晨.
关于和合文化现代价值分析[J]
.前进,1999,0(9):46-4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4
1
吴建雄.
新中国反腐的历史轨迹和实践经验[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0(2):118-136.
被引量:13
2
李兰,沈大光.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新内涵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
.山东社会科学,2021(4):60-65.
被引量:6
3
涂浩然.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视角研究“和合”文化[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5):22-29.
4
李猛.
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法论创新[J]
.江苏社会科学,2021(5):63-69.
被引量:8
5
徐海艳.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华和合文化”的海外传播与现代外语教学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9):144-145.
6
周琦.
继承与超越——“和谐世界”思想探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202-204.
7
冯小卫,曹竞.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20(3):18-21.
8
张忠.
论中国传统“贵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正效应[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65-66.
被引量:2
9
陈东晓.
试论全球政治的新发展和中国多边外交的再思考[J]
.国际展望,2009,1(2):1-14.
被引量:3
10
曹昆斌,高淮成.
私营企业主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思考——基于滁州市私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22-27.
<
1
2
3
4
5
…
11
>
1
王琳.
论和谐世界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一脉相承性[J]
.现代商业,2010(7):274-274.
2
黄柳林,梁凡.
论胡锦涛“和谐世界”理念的现实基础和创新意义[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12):57-60.
3
陈宁,孔川.
邓小平“反霸、建立国际新秩序”思想对于“和谐世界”理念的伟大意义[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0(4):54-56.
4
陈宁,孔川.
邓小平反霸和建立国际新秩序思想对于“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伟大意义[J]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4):30-32.
5
王富军.
“和谐世界”: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继承与发展[J]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1):1-5.
6
王启荣.
批判修正主义的思想武器——学习《哥达纲领批判》[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13(4):1-7.
7
高德强,曹瑞.
溯回马克思主义起源之时——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和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1(9):132-132.
8
张时碧.
与时俱进的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浅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4):76-78.
9
彭富明.
略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J]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4):280-281.
10
李培湘,龚平,王成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10(6):17-18.
被引量:1
<
1
2
>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