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测抗伤寒杆菌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前肥达氏试验结果仍作为伤寒的诊断依据,缺点是敏感性低和特异性差。国内学者对此曾作改进,但仍欠理想。我们应用超声粉碎法制备的伤寒杆菌可溶性抗原,建立了双抗原夹心ELISA法用于检测血清中抗伤寒杆菌抗体,现报告如下。
作者
张阳根
机构地区
解放军第
出处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7-167,共1页
Shanghai Journal of Immunology
关键词
伤寒杆菌体
双抗原夹心
ELISA
检测
分类号
R516.303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2.11 [医药卫生—免疫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彭静,魏博,周昭红,周学良.
伤寒血清学快速诊断胶乳试剂的研制及应用[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5):283-285.
被引量:6
2
吴志强,李珍大,宗永兰,邵海枫,李保同.ELISA检测IgM类伤寒杆菌抗体的初步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1989(04).
3
易忠群,李珍大,武建国.酶联A蛋白ELISA法检测伤寒杆菌H、O抗体及其临床应用[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8(0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焦新安,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0年,13卷,344页
2
钱小毛,临床检验杂志,1989年,7卷,195页
3
吴志强,临床检验杂志,1989年,7卷,194页
4
魏博,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2年,生物制品年刊,151页
共引文献
5
1
喻海忠,肖春红.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中的沙门菌[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4):299-300.
2
刘宏,余显书,曹何.
伤寒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3):129-131.
被引量:5
3
卢红艳,谢兴镛,王磊.
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早期诊断伤寒的价值[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8,19(4):66-68.
被引量:2
4
罗亚文,胡平,杨福秀.
胶乳凝集联合低滴度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对甲型副伤寒的诊断价值[J]
.贵州医药,2002,26(11):1022-1023.
5
罗亚文,胡平,杨福秀.
胶乳凝集联合低滴度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对甲型副伤寒的诊断价值[J]
.青海医药杂志,2002,32(11):8-9.
同被引文献
20
1
邱华峰,王迎庆.
双特异抗体酶免疫菌团法快速诊断伤寒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4,9(4):195-196.
被引量:1
2
缪慧,尹立志,李建新,黄青,邢克礼.
一步温育EIA法检测HBsAg[J]
.免疫学杂志,1995,11(3):194-197.
被引量:1
3
曾明安,黄启华,毛勇.
白色PVC薄膜快速Dot-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抗体[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2):108-108.
被引量:2
4
娄文娴,俞安洲.
组合单克隆抗体夹心斑点-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3):141-144.
被引量:2
5
李金明,宋耀虹,林其燧,叶应妩.
以地高辛为模式的小分子夹心法酶免疫测定[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1):5-7.
被引量:2
6
胡昌勤,胡新,金少鸿.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验中链霉素包被方法的比较[J]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6,12(3):174-177.
被引量:2
7
张河战,计国欣,曾明.
被动血凝试验测定伤寒Vi抗体[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24(1):28-31.
被引量:4
8
曹诚,李平,石成华,佟义珍,马清钧.
应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HCV抗体[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4):205-207.
被引量:8
9
李金明,李小鹏,叶应妩.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放大酶免疫测定[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6):358-360.
被引量:3
10
刘宏,余显书,曹何.
伤寒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3):129-13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刘纯成.
淮安市伤寒Vi抗体阳性率调查研究[J]
.职业与健康,2004,20(10):100-101.
2
张莹,徐文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0,34(4):306-308.
被引量:8
3
宁克勤.
ELISA法检测伤寒杆菌抗原的临床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2):110-11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郝繁运,王长印.
酶免疫分析技术进展与自动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3-26.
被引量:5
2
谢建军,王印庚,张正,荣小军.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两种致病菌Dot-ELISA快速检测[J]
.海洋科学,2007,31(8):59-64.
被引量:23
3
董记华,朱淑敏,赵燕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细胞黏附因子2和尾加压素Ⅱ的关系及意义[J]
.医学综述,2009,15(19):3022-3023.
4
赵小平.
乙肝病毒前S_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23):4829-4830.
被引量:8
5
农荣欣.
对乙肝“小三阳”前S1灰区结果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6):627-629.
被引量:1
6
赵心爱,薛庆中.
检测大蒜病毒和产生脱毒蒜的方法[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6):603-606.
被引量:5
7
周丽英.
大蒜脱毒研究进展[J]
.闽东农业科技,2016(1):16-18.
8
李文敏.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的技术进展及应用[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4):65-69.
被引量:16
1
谷金莲,于洋,梁争论.
四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估[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6,44(4):21-25.
被引量:5
2
朱玉兰,黄宗炎,刘胜牙,王佃鹏,叶健忠,张登峰.
梅毒螺旋体Tp0453和TpN47抗原的制备及应用[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34(4):225-229.
被引量:1
3
黄乙清.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J]
.海南医学,2016,27(23):3935-3936.
被引量:9
4
蒋纾芳,郭兰芹,宗克亮,杨锡琴,刘志强,赵照,修冰水,段翠密,陈堃,张旭辉,张嵘,冯晓燕,张贺秋.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生物技术通讯,2015,26(5):678-681.
被引量:2
5
田映良,门泉渌,熊晓云,柯红,JessuZhu.
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HBc[J]
.西北药学杂志,1998,13(4):182-183.
6
王燕萍,王庆奎,葛恒明,张文帅,张振宇,鲍昌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清学监测[J]
.江苏预防医学,2014,25(2):26-28.
被引量:3
7
吴茜.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2):64-65.
被引量:3
8
张健,李雪丽,黄守民,邓爱玲.
国产梅毒ELISA试剂(双抗原夹心)在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2):99-99.
被引量:1
9
王义清,史志旭.
应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筛查献血员梅毒螺旋体抗体[J]
.世界感染杂志,2002,2(4):240-241.
10
李晓娟.
类风湿因子分型(IgG、IgM、IgA)与丙型肝炎关系的初探[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3,31(2):30-31.
被引量:3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