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层累造成”还是“层累阐释”——孟姜女故事与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介于民俗学与历史学之间。他以民俗学的模式从事历史学的研究,又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营建民俗学科。由孟姜女故事等引出的"古史层累造成说",与其视为历史学的规律,不如视为民俗学的规律;与其称之为"层累造成",不如称之为"层累阐释",方始更具合理性。
作者
张京华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69-373,405,共6页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顾颉刚
古史辨
层累造成
层累阐释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汤一介.
论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1):66-72.
被引量:15
2
郭齐勇,汪学群编校,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汤一介.
辩名析理:郭象注《庄子》的方法[J]
.中国社会科学,1998(1):45-51.
被引量:20
2
汤一介.
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J]
.哲学研究,1986(1):23-29.
被引量:13
3
汤一介.
论郭象注《庄子》的方法[J]
.中国文化研究,1998(1):5-9.
被引量:5
4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5
汤用彤.论"格义"--最早一种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国思想的方法[A].理学@佛学@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
见<弘明集>卷一,未详作者,但当为西晋时人.
7
杨士勋.<春秋穀梁传疏>.
8
<孝经纬@钩命诀>.
9
.<维摩经> .,..
10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共引文献
14
1
王国强.
论汉代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4):72-76.
被引量:7
2
李承贵.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要[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11.
被引量:2
3
万妮.
先秦文献整理的思想、方法和时代特点[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2):61-64.
被引量:1
4
王国强.
汉代文献注释的背景和体式[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103-105.
被引量:1
5
万妮.
先秦阐释学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112-114.
6
张新志.
先秦诸子文献整理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图书馆学刊,2011,33(1):122-125.
7
李承贵,王金凤.
中国诠释学基本理论之探讨——20年来中国诠释学研究述评[J]
.现代哲学,2013(5):87-96.
被引量:3
8
郭齐勇.
近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的新进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1-8.
被引量:11
9
张甲子.
先秦诗文隐喻与文学功能[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1):69-73.
被引量:1
10
李京彦.
汉代传注兴盛的背景探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83-85.
同被引文献
84
1
曹连观.
伦理学视界中的孟姜女故事[J]
.文教资料,2001(6):138-145.
被引量:5
2
路新生.
崔述与顾颉刚[J]
.历史研究,1993(4):61-76.
被引量:9
3
董晓萍.
民间文学体裁学的学术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20-26.
被引量:15
4
孟慧英.
少数民族传说概貌[J]
.民族文学研究,1993,11(4):31-37.
被引量:3
5
黄震云,袁长江.
孟姜女故事的演变和误解[J]
.文艺研究,1993(4):158-159.
被引量:3
6
康保成.
孟姜女故事与上古祓禊风俗[J]
.戏剧艺术,1992(1):64-74.
被引量:6
7
许钰.
中国近现代口承故事概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14-20.
被引量:3
8
王骧.
孟姜女故事的多重意义[J]
.高校教育管理,1987(2):4-9.
被引量:1
9
黄永林.
孟姜女传说在湖北[J]
.江汉论坛,1986(10):46-50.
被引量:7
10
过伟.
孟姜女传说在壮、侗、毛难、仫佬族中的流传和变异[J]
.民族文学研究,1983,1(0):108-11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陈华文,孙希如.
孟姜女传说研究综述[J]
.吕梁学院学报,2011,1(6):1-8.
被引量:4
2
陈祖英.
20世纪中国民间传说学术史[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9(4):108-114.
被引量:1
3
吴灿.
“封侯”与“庙食”:明清时期地方神传记的一种书写模式[J]
.地方文化研究,2019,0(4):40-48.
被引量:2
4
陈祖英.
顾颉刚的历史演变研究范式探析--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例[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42(5):63-68.
被引量:1
5
王晴.
顾颉刚“层累演进”分析法的生成——族群意识与实证交融下的文本阐释[J]
.民间文化论坛,2023(1):56-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叶庆园.
湖北傩戏《孟姜女》和江西傩戏《孟姜女》的比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5):33-36.
2
陈祖英.
20世纪中国民间传说学术史[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9(4):108-114.
被引量:1
3
王静飞.
孟姜女传说的文化解读[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5(1):44-46.
4
任建敏.
国家祀典与英雄形象——以湖南宜章黄师浩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
.地方文化研究,2020,8(4):74-87.
5
申雨康.
迈克·克朗“文学空间”视角下长城地理景观初探——以秦汉长城文学作品为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2):20-25.
6
漆凌云,姚小凡.
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20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述评[J]
.文化学刊,2022(4):178-185.
7
祝鹏程.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2023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4(2):27-41.
8
冯秀英,焦印亭.
地方传记研究的价值发现与路径探索[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9(2):58-63.
9
谭阳阳,梁志刚.
论历史演变视角下的济宁“梁祝传说”[J]
.社会科学前沿,2024,13(4):230-237.
1
王玲玲.
孟姜女故事的起源与流传[J]
.春秋,2007(4):47-48.
被引量:2
2
张从军,王书德.
山东大遗址之:莒国故城[J]
.走向世界,2007(17):94-96.
3
施学敏,况兰.
读《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有感[J]
.群文天地,2010(5):85-86.
4
李久安.
近三十年孟姜女研究略探[J]
.民俗研究,2009(3):51-52.
5
孙志升.
孟姜女何以万古流芳[J]
.中国国家地理,2003(8):20-20.
6
吴进.
徐福东赴日本传说的由来[J]
.文史杂志,2012(1):66-69.
被引量:1
7
彭春凌.
“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生成与转向:顾颉刚的思路及困难[J]
.云梦学刊,2007,28(1):19-24.
被引量:11
8
徐婷.
略论顾颉刚的古史研究[J]
.青春岁月,2013,0(6):409-409.
9
史建桥.
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方法[J]
.贵州文史丛刊,2005(3):31-34.
被引量:7
10
仇鹿鸣.
“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J]
.历史研究,2008(2):60-74.
被引量:78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