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董仲舒生态神学思想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宗教神学的宇宙观高度,董仲舒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了终极关怀。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君,是造物主。祥瑞和灾异是"天"赏善罚恶的生态神学表现。作为"天"在人间的代理者——天子的责任和使命是谨承天命,爱护百姓,关爱自然,与其他生物平等、和谐相处。故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朴素的生态神学思想。
作者
陈豪珣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5-117,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关键词
董仲舒
祥瑞
灾异
生态神学
分类号
B234.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北大论坛”论文集编委会.21世纪:人文与社会[A].首届“北大论坛”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蒙培元.
中国哲学生态观论纲[J]
.中国哲学史,2003(1):5-5.
被引量:15
3
刘泽华.
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J]
.天津社会科学,1996(4):83-86.
被引量:38
4
蒙培元.
仁学的生态意义与价值[J]
.中国哲学史,2007(1):68-73.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66
1
田颖.
仁学思想与体育文化[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11):80-81.
2
张刚.
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梳理[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30-35.
3
祁海文.
走向生态美育——对生态美学发展的一种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70-74.
被引量:23
4
陈豪珣.
试论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2-44.
被引量:3
5
汪艳琴.
谈儒学的现今意义——对儒家“和合”文化的思考[J]
.黄山学院学报,2005,7(4):42-44.
被引量:1
6
张刚.
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07(2):63-66.
被引量:3
7
李明.
儒家“天人合一”观之价值意蕴的多重性[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1-65.
被引量:7
8
李庆喜,齐潇晓.
仁学思想的三个维度[J]
.铜仁学院学报,2007,1(6):68-70.
9
陈豪珣.
王权与礼制——荀子天人思想的实质[J]
.船山学刊,2008(1):107-110.
被引量:5
10
张丽娜.
中国法治建设背景下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取舍[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4):102-105.
同被引文献
15
1
陈豪珣.
试论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2-44.
被引量:3
2
孙雄.
生态神学——当代基督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
.现代哲学,2001(3):78-82.
被引量:6
3
王文涛.
论董仲舒的灾异思想[J]
.中州学刊,2005(6):150-152.
被引量:6
4
马克思韦伯.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05-108.
5
Berry Wendell.A Timbered Choir-The Sabbath Poems 1979-1997[M].New York:Counterpoint Press.1998:132.
6
Leonard M.Scigaj.Panentheistic Epistemology:The Style of Wendell Berry's A Timbered Choir[M].New York:Loun terpoint Press,2000:54-56.
7
莫尔特曼.魄仁莲译.创造中的上帝[M].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9:110-113.
8
汉书[M]. 中华书局, 2005.汉书[M]中华书局,2005.
9
钱穆纪念文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钱穆纪念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0
刘建伟,禹海霞.
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主要流派述评[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3):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刘娟.
《木材的合唱》中生态神学思想微探——基于莫尔特曼的生态神学思想[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23(3):97-101.
2
陈瑜华,王建明.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及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4):1-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文书.
2015年董仲舒研究综述[J]
.衡水学院学报,2016,18(2):53-60.
被引量:2
2
代春敏,白立强.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董仲舒天人哲学及其现代价值[J]
.衡水学院学报,2020,22(2):52-58.
被引量:1
3
郭筱瑾.
马王堆汉墓T型帛画蕴涵的生态美学智慧[J]
.东方收藏,2021(10):49-50.
1
高翔莲,张锦高.
毛泽东的人与自然观及其历史启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395-400.
被引量:2
2
胡玲.
环境伦理学的“硬核”——自然的内在价值存在吗[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59-62.
3
徐丽超,张志刚.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5):128-130.
4
丁常云.
道教的城隍信仰及其社会思想内容[J]
.中国道教,1997(3):28-31.
被引量:9
5
彭马田.
关爱自然和社会[J]
.法音,2006(5):33-34.
6
刘海龙,郭辉.
生态文明的哲学意蕴[J]
.理论月刊,2010(7):28-30.
被引量:3
7
李海鸥.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研究[J]
.沧桑,2001,0(5):49-51.
8
黄明理.
道德赏罚:道德生活的急切呼唤[J]
.道德与文明,1997(4):8-12.
被引量:7
9
王俊,吴新望.
信徒的三个顺服[J]
.天风,2016,0(9):8-10.
10
郑坚.
简述伊斯兰经济观[J]
.中国穆斯林,1993,0(5):28-29.
云南社会科学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