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清社会对“富民”作用的认识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关于富民阶层的社会作用,时人有许多肯定的议论,认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内部发生变化的强大动力,在国家的赋役承担、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的社会管理、经济文化、灾荒赈济、公共设施建设、助君"养民"等各项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
陈碧芬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3-136,160,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关键词
明清
富民
作用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86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29
1
丘浚.大学衍义补[O].
2
明神宗实录[O].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本.
3
明太祖实录[O].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本.
4
明宣宗实录[O].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本.
5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
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O].,1823..
8
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7.
9
黄中坚.畜斋集[G]//四库全书未收书辑刊(第八辑·27).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0
胡翰.胡仲子集[O].
共引文献
186
1
王世光.
戴震哲学与《几何原本》关系考辨[J]
.史学月刊,2002(7):37-42.
被引量:3
2
李兰芝.
焦循的易学诠释学[J]
.周易研究,2001(1):10-20.
被引量:1
3
王剑.
论明代密疏的处理[J]
.史学月刊,2004(10):36-41.
被引量:2
4
朱则杰.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待访书目”考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82-88.
被引量:3
5
张晶萍.
从形而上的思辨到人伦日用的关怀——关于乾嘉考据学者的义理观的探讨(之一)[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1):25-29.
被引量:1
6
孙之梅.
归有光与明清之际的学风转变[J]
.文史哲,2001(5):43-49.
被引量:3
7
王剑.
明代的密疏:下情上达的一种特殊方式——以题本、奏本为参照[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2):116-120.
被引量:1
8
陈修亮.
试论惠栋《周易述》的治易特色[J]
.周易研究,2005(1):40-48.
被引量:3
9
雍淑凤,杨睿.
“奄”族字补析——《〈说文解字〉中的“奄”族字试析》续论[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3):55-61.
10
冯艳.
论归有光抒情小品中的史记精神和史记笔法[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4(2):78-7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9
1
杨文新.
宋代僧徒对福建桥梁建造的贡献[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23-27.
被引量:8
2
周宝珠.
关于宋代诡名户问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8(2):42-52.
被引量:3
3
周龙华.
从两则土地税税额材料看宋代的土地买卖[J]
.贵州社会科学,1992(1):45-47.
被引量:2
4
葛金芳.
对宋代超经济强制变动趋势的经济考察[J]
.江汉论坛,1983(1):66-71.
被引量:13
5
葛金芳.
中国封建租佃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前提——兼论唐宋之际地权关系和阶级构成的变化[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3):1-8.
被引量:12
6
林文勋,杨华星.
论题: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J]
.历史教学问题,2005(2):37-46.
被引量:11
7
曹端波.
唐代富民阶层的崛起与乡村控制的变迁[J]
.广西社会科学,2005(8):92-94.
被引量:7
8
黄宽重.
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J]
.历史研究,2005(4):100-117.
被引量:62
9
杨际平.
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权的集中与分散[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1-17.
被引量:16
10
刘云.
论唐代前期的土地产权制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1):41-4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薛政超.
唐宋以来“富民”阶层之规模探考[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1):153-164.
被引量:14
2
祁琛云.
劝募与捐献:宋代南方桥梁建设中民间资金筹措方式述论[J]
.史学月刊,2022(7):53-63.
被引量:2
3
QI Chenyun.
Solicitation and Donation:A Discussion of the Ways to Raise Private Funds for Bridge Construction in the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Song Dynasty[J]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2024,19(2):142-16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马舟,薛政超,张婷.
唐宋“富民”崛起与国家因灾蠲免赋役对象的转变[J]
.学理论,2011(34):137-138.
2
蔡利新,薛政超,胡苏珍.
唐代“富民”崛起与国家实物赈灾对象的转变[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1-12.
3
梁森.
宋代乡村富民阶层的破产原因[J]
.宜宾学院学报,2013,13(9):73-75.
4
刘俊珂.
明代江南“富民”与社会经济关系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1):115-120.
5
田晓忠.
宋代的“富民”与国家关系——以税制改革为核心的考察[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3):19-27.
被引量:5
6
薛政超.
再论唐宋契约制租佃关系的确立——以“富民”阶层崛起为视角的考察[J]
.思想战线,2016,42(4):103-111.
被引量:5
7
张锦鹏.
宋代富民阶层成长的制度空间:以交易费用为视角[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5):43-51.
被引量:2
8
张锦鹏.
财富改变关系:宋代富民阶层成长机理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2016(6):151-158.
被引量:5
9
薛政超.
勤俭信智与读书入仕:唐宋“富民”品质特征略论[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7(10):9-16.
被引量:2
10
温锐,闵桂林.
家庭农场: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内生优选经营模式[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84-93.
被引量:5
1
李曙新.
新发现的李大钊赈济俄灾活动史料[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1):107-110.
被引量:1
2
中国近代史[J]
.全国新书目,2013(9):66-67.
3
马援.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J]
.下一代,2009(12):8-11.
4
徐攀.
明清汀州商人与地方社会[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9):15-17.
5
新年致读者[J]
.名人传记,2012(1):1-1.
6
王艳萍.
李大钊与俄国灾荒赈济会[J]
.档案天地,2017,0(4):20-23.
7
袁莹莹.
“以工代赈”与北宋灾荒赈济[J]
.文史博览(理论),2014(4):16-18.
被引量:1
8
于文善.
明代淮北的灾荒与灾荒赈济——以《明实录》为中心[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6):781-786.
9
颜士敏.
独具特色的城市——华盛顿[J]
.百科知识,1995,0(9):55-55.
10
肖华文.
浓墨重彩城镇化——访广西建设厅厅长郑应炯[J]
.城乡建设,2002(12):30-31.
云南社会科学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