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989年戈氏访华留下的外交遗憾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访华,有两次最引人注目:一次是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另一次则是30年后的戈尔巴乔夫访华。赫鲁晓夫的访问标志着中苏关系由“蜜月”期逐步走向破裂,而戈尔巴乔夫的访问则是中苏经历了10年沦战、10年武装对抗、10年谈判之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因此,戈氏的访问在当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
马保奉
出处
《党史纵横》
2008年第7期41-43,共3页
Over the Party History
关键词
访华
戈尔巴乔夫
外交
赫鲁晓夫
中苏关系
最高领导人
两国关系
前苏联
分类号
D75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426.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1
李捷.
“柳暗花明又一村”——邓小平与中美建交[J]
.百年潮,2005(3):12-19.
被引量:3
2
沈学明.
中苏关系正常化始末[J]
.党的文献,1996(3):68-72.
被引量:2
3
马叙生.
结盟和对抗都不好——80年代的中苏关系[J]
.世界知识,2000(12):36-39.
被引量:6
4
蒋本良.
“我今天打了一张大牌”——从邓小平的一个口信看其“大三角”战略的运用[J]
.世界知识,2001(6):40-41.
被引量:2
5
汤世稼.
随万里参加安德罗波夫葬礼——中苏关系杂忆[J]
.外交学院学报,2000(3):38-41.
被引量:2
6
左凤荣.
戈尔巴乔夫对外战略的调整与中苏关系正常化[J]
.探索与争鸣,2005(10):42-46.
被引量:2
7
(美)斯帕尼尔(SpanierJohn)著,段若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M]商务印书馆,1992.
8
马叙生.结盟对抗均不可取——忆八十年代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的过程[J]东欧中亚研究,2001(02).
9
(英)琼斯,(英)凯维尔著,郭学德等.中苏关系内幕纪实[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0
李景贤.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见追忆[J]
.百年潮,2008(3):10-1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孙艳玲.
中苏关系正常化与邓小平对苏外交决策[J]
.冷战国际史研究,2009(1):187-2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牛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苏关系研究[J]
.中共党史研究,2011(5):47-60.
被引量:1
2
陈立中,赵梦瑶.
中苏党际关系研究的动态追踪与前瞻[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5):63-71.
1
马保奉.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侧记[J]
.世纪风采,2009(2):22-24.
2
张英智.
以人为本:关于人才战略的反思[J]
.中国人才,2001(8):29-30.
被引量:2
3
新农村观察[J]
.领导决策信息,2007(3):22-22.
4
李双.
从广电介入浅析“互联网+教育”[J]
.世界广播电视,2016,30(1):88-89.
5
吴光祥.
赫鲁晓夫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的背后[J]
.世纪风采,2009(12):12-17.
6
齐清顺.
中苏石油公司的创办及其有关问题[J]
.新疆社会科学,2010(6):134-138.
7
周红.
赫鲁晓夫第二次访华的前因后果[J]
.党史文汇,2009(5):13-15.
8
胡江东.
建国初苏联通过援建项目向中国转移技术的方式及影响[J]
.沧桑,2009(5):154-155.
9
阎明复,朱瑞真.
赫鲁晓夫被“大跃进”吓了一跳[J]
.领导文萃,2015,0(17):80-83.
10
柴振荣.
IBM公司的改革[J]
.管理观察,1995,0(6):44-44.
党史纵横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