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假冒商标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侵权行为包含三个要素:即在"同一种商品"上、"相同的商标"和对商标的使用。正确理解和界定这三个要素,是定罪的前提和关健。只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人意识到其销售的可能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就有认知的一面,尽管还不是确知,也应认定为"明知"。"两高"的司法解释确立的入罪"门槛"是适宜的,所确定的数额较大与巨大的比例也较为合理,既明确了侵权与犯罪的界限,又注意了定性与定量的协调统一。应当将既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又销售伪劣商品的这种情况视为法条竞合犯罪形态,按照重法优于轻法原则,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作者 张泗汉
机构地区 国家法官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36,共6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

  • 1胡云腾,刘科.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4(6):133-145. 被引量:50
  • 2刘树德.“假冒专利刑法规制范围的思考”[A].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4卷[C].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58页.
  • 3.“周小波假冒专利案”[A].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4卷[C].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452页.

同被引文献52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