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灾难,往往是一瞬间,而使命,却是一种永恒。位于四川龙门山下什邡市湔氐镇的中和村是汶川大地震灾害的重灾区,全村房屋99%以上成为危房,老百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毛木耳也损失惨重,约95%的食用菌大棚倒塌,50%的棚内出耳菌袋破损,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这片土地是四川省食用菌、特别是毛木耳的主产区,也是四川农科院土肥所培育的食用菌新品种集中昭示科技致富样板的窗口之一。土肥所微生物研究室主任黄忠乾更是长期定点为当地农民进行科技指导。5月正是毛木耳头潮出菇期,是耳子产量、质量最好并由此获取栽培收益最为关键的时期,耳棚的倒塌意味着扼断了毛木耳生命的咽喉,黄忠乾深感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他要用科技的力量帮助菇农恢复生产,竭尽全力示范带动灾区菇农生产自救,力争最大限度减轻灾损、获得丰收。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China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