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8,共11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参考文献42
-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2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
3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4、24、24页.
-
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129、134页.
-
5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A].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阁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23页.
-
6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38、37-41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
7沈端先(夏衍).《所谓大众化问题》,《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9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
8王独清.《要制作大众化文艺》,《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19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
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J].新文学史料,1980,.
-
10陈望道.《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第21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138
-
1陈佳慧.乡土的潮音:从鲁迅《社戏》到汪曾祺《大淖记事》[J].郑州师范教育,2021,10(5):77-81.
-
2田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经验与汪曾祺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以《异秉》的重写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0(2):84-98. 被引量:3
-
3尹威.“政治—情感”的纠葛与调适——论延安文学后期的“新方言意识”[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4):199-210.
-
4肖钰可.局促,或从容的小说——也谈两个版本的《职业》《异秉》[J].文艺争鸣,2022(7):151-154.
-
5杨经建.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6):111-115. 被引量:1
-
6林毓君.汪曾祺的读者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361-362. 被引量:6
-
7曹而云.翻译实践与现代白话文运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65-69. 被引量:8
-
8张向东.“人的发现”和五四白话诗的语言观[J].甘肃社会科学,2004(6):17-19. 被引量:1
-
9王光东.民间形式·民间立场·政治意识形态——抗战以后文学中的民间形态[J].当代作家评论,2002(6):56-64. 被引量:6
-
10孟祥武.探求茅盾对17年作家作品论的魅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3):94-96.
同被引文献31
-
1朱自清.新诗的进步[J].文学,1937,8(1).
-
2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M].上海:良友印刷公司,1935..
-
3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8..
-
4刘西渭.读《里门拾记》.文学杂志,1937,.
-
5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J].新青年,1918,(1).
-
6杜运燮.穆旦诗选·后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54.
-
7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66.
-
8沙尔·巴依.语言与生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9周祖谟.从“文学语言”的概念论汉语的雅言、文言、古文等问题[M]∥“文学语言”讨论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
10姚雪垠.抗战文学的语言问题[M]∥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李永梅.20世纪后中国文学语言的发展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358-359.
-
2胡明贵.对新诗“像诗,不是诗”的反思——从诗歌文体的“破”与“立”看新诗的衰落[J].东南学术,2009(6):131-139.
-
3王佳琴.文学语言与20年代话剧特征的形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148. 被引量:1
-
4陈海疆.文学语言变迁下的现代文学形式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9):106-108. 被引量:2
-
5周雅春,孙洁.百年来清末民国“言文一致”运动研究述评[J].宜春学院学报,2023,45(4):81-87.
-
6马金鸣.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中国高新区,2017,0(17):249-249.
-
7杨联文.论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6,0(29):281-282. 被引量:1
-
8马健.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J].青春岁月,2015,0(23):30-30. 被引量:1
-
9王欣然.有关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6,0(2Z):48-48. 被引量:1
-
10黄悦均.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11):42-43. 被引量:1
-
1韩英.话须通俗方传远——谈新闻的口语化[J].记者摇篮,2006(3):40-41. 被引量:1
-
2段淑丹.“自我”与“他者”双重建构的悲剧——后殖民视角下的别格·托马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66-67.
-
3李敏红.《何典》方言词语修辞艺术[J].修辞学习,2000(4):37-38. 被引量:2
-
4王卫平.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的反思及重建[J].当代文坛,1999(3):13-16. 被引量:2
-
5蔡长青.学术与启蒙的双重建构——论林非的鲁迅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2013(8):40-45.
-
6刘志华.白话之美的发现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5):113-120.
-
7王颖.“事象”与“意象”的双重建构──论“艾青体”叙事诗[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16(1):6-11. 被引量:2
-
8郭龙生.广播电视与民族共同语关系刍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2):56-60. 被引量:2
-
9苏景斌.《白鹿原》语言学探微[J].唐都学刊,1996,12(1):76-78. 被引量:1
-
10王玉洁.浅析普希金文学创作中对人民性和民族性的双重建构[J].青年文学家,2015,0(7Z):9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