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南某高速公路古滑坡复活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江南某高速公路施工中激活一处古滑坡,其形成原因主要为古滑坡前部被开挖,导致古滑坡体的局部复活,随后强降雨等不利因素致使该古滑坡进一步复活,工程采取双排抗滑桩和综合排水系统进行治理。
作者
王恒斌
机构地区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出处
《工程与建设》
2008年第3期374-376,共3页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古滑坡
形成机制
工程治理
分类号
U416.16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赵卫楚,何丕元,徐变.
抗滑桩治理赣定高速公路龙南互通古滑坡[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S2):23-26.
被引量:8
2
曾裕平,许强,胡莹,肖进.
东部某土质古滑坡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J]
.铁道建筑,2006,46(5):52-54.
被引量:6
3
方辉烈,盛亚军,汪波.
西南某电站拟建坝址区古滑坡的稳定性研究[J]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19(1):10-13.
被引量:2
4
景锋,张忠亭,骆建宇,刘元坤.
柘林水电站厂房古滑坡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21(2):55-58.
被引量:5
5
镇亦明,杜飞天,汪波.
不同饱水状态下滑坡稳定性研究[J]
.工程与建设,2007,21(6):929-931.
被引量:1
6
姜春林,吴顺川,吴承霞,金爱兵,张友葩.
复活古滑坡治理及微型抗滑桩承载机理[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10):975-979.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刘红帅,薄景山,耿冬青,吴兆营.
岩质滑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J]
.岩土力学,2004,25(11):1786-1790.
被引量:21
2
李仁平,陈仁朋,陈云敏.
阻滑桩加固土坡的极限设计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35(6):618-622.
被引量:8
3
方辉烈,盛亚军,汪波.
西南某电站拟建坝址区古滑坡的稳定性研究[J]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19(1):10-13.
被引量: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路基(公路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5
沈珠江.桩的抗滑阻力和抗滑桩的极限设计[J].岩土工程学报,1992,14(1):51-56.
6
李焯芬,陈虹.
雨水渗透与香港滑坡灾害[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7,24(4):34-38.
被引量:73
7
Ito T.Extended design method for multi-row stabilizing piles against landslide.Soil Foundation,1982,22(1):1
8
施岚清,国振喜,孙培生.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2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879
9
FLAC2D Theory and Background.Itasca Consulting Group,2000:55
10
FLAC-Constitute Model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Itasca Consulting Group,2000:46
共引文献
47
1
刘凯,刘小丽,苏媛媛.
微型抗滑桩的应用发展研究现状[J]
.岩土力学,2008(S01):675-679.
被引量:14
2
杨世捷.
长沙市香樟路滑坡稳定性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4):58-60.
3
镇亦明,杜飞天,汪波.
不同饱水状态下滑坡稳定性研究[J]
.工程与建设,2007,21(6):929-931.
被引量:1
4
周灵,姚成柱,王鸿.
锦屏出场专用公路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研究[J]
.山西建筑,2008,0(3):122-123.
被引量:3
5
王恒斌,操太林,董满生.
沿江高速公路某古滑坡复活监测[J]
.安徽建筑,2008,15(3):126-128.
6
孙红月,尚岳全,申永江,高杰.
破碎岩质边坡排水隧洞效果监测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2267-2271.
被引量:15
7
苏媛媛,张占民,刘小丽.
微型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综述与探讨[J]
.岩土工程学报,2010,32(S1):223-228.
被引量:25
8
潘健,朱姣利,陈红兵.
广东省韶关某黏质土坡滑坡治理方法[J]
.岩土力学,2007,28(S1):591-594.
被引量:5
9
闫金凯,殷跃平,门玉明.
微型桩单桩加固滑坡体的模型试验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9,17(5):669-674.
被引量:36
10
闫金凯,殷跃平,门玉明.
微型桩群桩受力分布规律及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8(1):44-48.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9
1
任伟中,陈浩.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和整治工程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2):2136-2141.
被引量:34
2
石晋旭,唐红梅,李明,叶四桥,祝辉,王昌贤.
渝黔高速公路向家坡滑坡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
.公路,2006,51(8):12-16.
被引量:5
3
谢云峰.
湖南省郴州市梨树山滑坡的成因机制及防治[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17(3):165-166.
被引量:12
4
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S].,..
5
姜春林,吴顺川,吴承霞,金爱兵,张友葩.
复活古滑坡治理及微型抗滑桩承载机理[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10):975-979.
被引量:31
6
刘正梁,孔纪名,周勇.
镇胜高速公路晴隆古滑坡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J]
.山地学报,2008,26(6):727-732.
被引量:9
7
赵卫楚,何丕元,徐变.
抗滑桩治理赣定高速公路龙南互通古滑坡[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S2):23-26.
被引量:8
8
胡志刚,周湘君.
高速公路穿越古滑坡边坡动态设计与施工[J]
.北方交通,2013(11):22-26.
被引量:4
9
黄润秋,戚国庆.
非饱和渗流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4):343-348.
被引量:143
引证文献
2
1
周星志,许宏武,张可能.
土体开挖对老滑坡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其防治[J]
.采矿技术,2010,10(2):53-54.
被引量:1
2
王健,桂良琦,张先.
注浆锁坡管在古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
.北方交通,2015(3):76-7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曹建军,谷拴成,谢莉,王祥任.
某煤矿工业场地东侧古滑坡复活机制及应力-应变特征分析[J]
.四川建材,2013,39(3):96-98.
1
叶松岳,曹润汉,洪海涛,周再青.
张坪隧道出口端古滑坡复活特性的分析与治理方案的优化选择[J]
.交通标准化,2008,36(7):180-183.
被引量:1
2
杜靖宇.
浅谈山区公路的水毁原因及防治[J]
.民营科技,2008(8):151-151.
被引量:1
3
郭红茹.
试论山区公路的水毁防治[J]
.科技信息,2007(27):270-270.
被引量:1
4
潘峰,徐洪双.
浅谈路基的综合排水[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8):67-67.
5
杨晓松,王友成,张斌.
公路施工导致的古滑坡复活实例分析[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3):43-46.
被引量:10
6
王学武,冯学钢,姜云.
西南某高速公路K5处右侧挖方边坡病害分析与处治设计[J]
.广东公路交通,2006(B10):84-86.
被引量:1
7
栾静静,王东阳.
城市高架桥综合排水系统设计[J]
.山西建筑,2014,40(10):133-134.
被引量:2
8
王恒斌,操太林,董满生.
沿江高速公路某古滑坡复活监测[J]
.安徽建筑,2008,15(3):126-128.
9
李彪,吴俊强,陈庭锋.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K98+395~+900滑坡综合整治[J]
.公路交通科技,2001,18(z1):49-52.
10
吕岗.
隧道进口段山体古滑坡复活的治理[J]
.交通科技,2010,20(1):51-53.
工程与建设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