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外周血异常为首发症状的SLE156例临床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损害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孙秀丽等报道81.6%的SLE患者有血液系统的损害,可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及巨核细胞等系统。因此,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本组资料对以外周血异常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指导SLE的早期诊断。
作者
周挚
杨春
史明霞
杨坚
机构地区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出处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270-272,共3页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Yunnan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异常
延误诊断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孙秀丽,方美云,姜凤,荆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血液学异常[J]
.临床荟萃,2005,20(5):260-260.
被引量:5
2
邓安梅 仲人前 孔宪涛.SLE中临床免疫指标监测的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320-322.
3
徐亮,王元,沈南,鲍春德,顾越英,陈顺乐.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征[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12):749-751.
被引量:10
4
ARBUCKLE MR, MCCLAIN MT, RUBERTONE MV,et al. Development of autoantibodies before the clinical onse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N Engl J Med,2003,349 (16):1526-153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徐亮,王元.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的研究进展[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6):439-44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5
1
陈颖,曹永献,张飚,姚远,于秀英.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液免疫和ENA酶谱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2004,44(28):6-7.
被引量:3
2
徐亮,王元,陈顺乐.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对巨核祖细胞的影响[J]
.现代免疫学,2005,25(1):56-60.
被引量:6
3
梁彩霞,任红波,吴斌,张友山.
以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3):567-568.
被引量:3
4
刘凤芹,周毅.
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首诊误诊原因分析[J]
.广东医学,2007,28(1):122-124.
被引量:4
5
周巧云,鞠文东,伍建辉,黄道连,施为建.
外周血异常为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2例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2007,9(4):541-542.
6
周丽萍,宋卫青.
联合检测抗dsDNA、尿微量白蛋白、血细胞变化及D-二聚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J]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4):288-289.
7
朱宁,蔡宇梅,王从英,薛彬,张小莲,李先梅.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液学异常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8-79.
被引量:1
8
陈玮,刘晨,张秀莲,张伟华.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在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09,38(7):644-645.
9
沈红霞,徐琴英,王丽峰,李晓忠,周剑峰,柴建农.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诊断的临床体会[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9):727-728.
被引量:2
10
刘栩,贾园,周云杉,任立敏,张学武,苏茵,栗占国.
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与临床特点的关系[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4):243-246.
被引量:3
1
袁江,李宝冬,周耀铃.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5例报告[J]
.首都医药,2007,14(09X):20-20.
2
薛枫.
艾滋病的血液学表现及其处理[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8,25(11):465-468.
被引量:5
3
伍秋云,卢祥婵,黄爱春,何华伟,韦柳迎,阮光靖,朱庆东,谢志满.
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J]
.传染病信息,2014,27(1):22-24.
被引量:6
4
王志明,王志明.
外周血异常中性粒细胞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关系探讨[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4,19(1):20-20.
5
潘福娟,郑奇,赵亚男,于文杰,崔吉.
吉林地区80例遗传咨询儿童外周血异常染色体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7(6):41-41.
6
李赛媛,林世光.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672-673.
被引量:5
7
安远华.
流脑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74-75.
被引量:1
8
李晔,许静.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72例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9):1182-1184.
9
高忠恩,陈宇,王建义,华润令,刘秋红.
中药芪龙风湿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影响[J]
.蛇志,2007,19(4):265-267.
被引量:5
10
黄晖,黄先玫.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08,37(3):84-85.
被引量:4
云南医药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