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和谐社会与培养和谐人格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建设的大主题。和谐发展的人格是和谐社会的根基,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乃至人格养成造成巨大冲击。这促使我们必须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以培育和谐发展的人才,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打下基础。
作者
樊海源
机构地区
黑龙江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9,共2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人格
培养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张桂敏.
人格的和谐:高等教育的价值定位[J]
.成人高教学刊,2007(5):17-21.
被引量:2
2
陈艳秋.
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德育思考[J]
.高教探索,2005(6):73-76.
被引量:34
3
王本法,陈艳华.
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然的目标追求[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6):16-20.
被引量:28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
.思想教育研究,2004(10):2-4.
被引量:12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长明.
发展的革命——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5-14.
被引量:75
2
苏富忠,李焕娥.
论勤劳与勤劳教育──我国当代独生子女品德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基本途径[J]
.当代教育科学,1997(6):21-24.
被引量:8
3
王本法,陈艳华.
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然的目标追求[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6):16-20.
被引量:28
4
漆新贵.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价值观的更新[J]
.中国教育学刊,1998(2):10-14.
被引量:27
5
杨建平.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格[J]
.江海学刊,2005(6):48-51.
被引量:17
6
侯尚智.和谐论:全球化时代理性思维的选择[J].东方论坛,2001,(1).
7
张立文.和合文化与21世纪展望[N].人民政协报,2001-01-16.
8
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
9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38[C].,..
10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5.
共引文献
182
1
刘先江,张浩宇.
长征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52-57.
被引量:2
2
王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以师范类大学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10):113-114.
被引量:2
3
于和利.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高校德育工作[J]
.经济师,2006(6):118-119.
被引量:8
4
李东晓.
高校德育价值目标及其实现路径刍议[J]
.文教资料,2007(28):165-167.
被引量:1
5
许佩卿,叶瑞祥.
高师学生学习道德现状及培养策略[J]
.文教资料,2007(32):171-173.
被引量:1
6
耿东伟,李林芹.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J]
.科技资讯,2007,5(22):124-124.
被引量:1
7
缪克平.
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06(3):3-4.
8
胡爱祥.
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28-29.
被引量:17
9
闫丽英.
关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建设的思考[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5):77-79.
10
李征南.
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双主体的内在积极性[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7(3):64-66.
同被引文献
13
1
王本法,陈艳华.
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然的目标追求[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6):16-20.
被引量:28
2
杨建平.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格[J]
.江海学刊,2005(6):48-51.
被引量:17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6.
4
杨秀莲.
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和谐人格[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9-82.
被引量:12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147.
7
刘建文.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3):23-25.
被引量:6
8
邵宪梅,韩柱.
和谐社会理念下理想人格的构建及其实现[J]
.兰州学刊,2008(3):165-166.
被引量:2
9
倪若琳.
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塑造学生健康和谐人格为目标[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4):56-58.
被引量:3
10
温多红.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11):59-6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倪海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81-83.
被引量:5
2
孔增强,苗琳.
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探讨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4(30):60-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陈维民.
人本诉求下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失落与重塑[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7(5):90-92.
2
陈维民.
人本诉求下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失落与和重塑[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89-91.
3
李梅.
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市场周刊,2014,27(1):102-103.
被引量:1
4
刘敏.
基于宿舍文化建设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3X):30-30.
5
李敏,姚岚,马红玉,朱玉春,夏显力.
“专业课程思政”融入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24(1):101-113.
6
陈思佳.
“三育一体化”模式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践行[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12):27-28.
1
伍启杰,邢晓静.
试析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J]
.活力,2009(06X):130-130.
2
梁东兴,龙心刚.
列宁的和谐人格及启示[J]
.理论月刊,2008(2):52-54.
被引量:4
3
董永霞.
和谐校园:我们的追求[J]
.党的生活(青海),2008(9):47-47.
4
程斯辉.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25-28.
被引量:26
5
颜玲.
塑造和谐人格:和谐社会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J]
.求实,2013(8):87-90.
6
西尧.
以国格彰显人格[J]
.奋斗,2006(7):58-59.
7
马祥旺.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分析[J]
.丝路视野,2016,0(14):12-13.
8
童江梅.
论音乐美育对和谐人格的培养[J]
.新东方,2006(12):57-60.
被引量:3
9
李琳.
探析塑造人民警察健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07(12):39-41.
10
张波,宁福堂,陈曦.
和谐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11):130-130.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