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利益补偿与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利益补偿是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利益补偿从不同角度可以作出不同区分。就我国而论,由于政府原因和市场原因导致的利益失衡表现明显,由此导致社会利益关系不十分协调,这将极大地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经有实力适当地进行利益补偿,但还需要政府在公平与效率的协调,适时、适度的考量与把握,以及疏通利益补偿的表达与诉求途径等方面有所作为。近年来,对农民补偿、对城市改革受损者补偿、对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中受损地区补偿、对生态外部性补偿等均表明我国已在利益补偿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作者 马艳 张峰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8,共5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05&ZD028) 2006年度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的流失与补偿研究”(2006-3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姚先国,郭继强.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利益补偿[J].浙江学刊,1996(5):60-64. 被引量:3
  •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 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反贫困课题组.中国反贫困治理结构[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 4.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与特征—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N].中国企业报,2002-04-12.
  • 5如江 潘海平 王新亚.失地农民调查城市化浪潮中的新弱势群体[J].《半月谈内部版》,2003,(5).
  • 6陆亨俊.关于生态经济[N].经济参考报,2002-06—19.
  • 7张鲜堂.野蛮生产的代价:中国生态环境损失报告[N].中国经济时报,2002-03-26.
  • 8李成贵.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EB/OL].http://www.agri-history.net/scholars/log/log10.htn.,.
  • 9闫增强,李永宁.外部性补偿与西部开发[J].当代经济科学,2000,22(5):91-97. 被引量:18
  • 10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18(10):37-42. 被引量:358

共引文献374

同被引文献71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