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傣医药治疗皮肤病拾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将傣医药中治疗皮肤病的特色傣药加以初步的整理归纳,概述了傣族传统的特色疗法在皮肤病防治方面的应用,以及傣族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的常用药及用法,这些宝贵的傣医药知识既体现了傣族文化背景和傣医用药的特色,也为今后皮肤病的研发提供依据。
作者
刘毅
黄之镨
李建道
杨青梅
彭友良
曾海燕
马伟光
机构地区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Chinese Minorities
关键词
傣医药
皮肤病
分类号
R295.3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14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8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西双版纳药用植物名录[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
2
林艳芳 依专 赵应红.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3.627.
3
Itokawa H. et al. Planta Med, 1987, 53(1) :32.
4
张兰天,左予桐,高文远,张富庚,陈海霞,段宏泉.
云南重楼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草药,2007,38(3):422-424.
被引量:24
5
高云涛,杨利荣,杨益林,王雪梅.
重楼提取物体外清除活性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成药,2007,29(2):195-198.
被引量:46
6
刘利国,郭喜宝,姜小晶.
龙葵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57-1358.
被引量:30
7
林洪生,李树奇,裴迎霞,祁鑫,李攻戍,朴炳奎.
川芎嗪、苦参碱对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新药杂志,1999,8(6):384-386.
被引量:127
8
杨泳,周玲,李颖,后文俊,舒晔.
灯台叶止咳平喘的药效学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38-39.
被引量:17
9
王翠珍 魏丕纪 李芹.莪术药理作用及质量分析[J].山东医药工业,1999,18(3):29-29.
10
D KSharmal Hypolipidemic, anti- inflammatory, and anrineoplastic activity and cytotoxicity of flavonolignans isolated from Hydnocarpus wightiana seeds1 J Nat Prod, 1991,54(5) : 1298.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王爱国,罗广华.
羟自由基启动下的脱氧核糖降解及其产物的 TBA 反应[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20(2):150-152.
被引量:58
2
康利平,马百平,张洁,熊呈琦,谭大维,从玉文.
重楼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15(1):25-30.
被引量:35
3
江励华.
中药及其提取物对DNA损伤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2005,12(1):54-57.
被引量:11
4
赖亚辉,马忠春,闫慧毅,毛焕新.
龙葵果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J]
.癌变.畸变.突变,2005,17(1):54-55.
被引量:3
5
魏朝良,于德红,安利佳.
黄酮类化合物及清除自由基机制的探讨[J]
.中成药,2005,27(2):239-241.
被引量:89
6
赖亚辉,刘良,董莉萍.
龙葵浓缩果汁对S_(180)荷瘤小鼠的抑瘤效应[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1):28-29.
被引量:10
7
杨永年,张海洋,吴国宜.
中国龙葵复合种细胞学分析和地理分布的研究[J]
.植物研究,1994,14(2):208-213.
被引量:22
8
高进,刘玉琴.
转移性癌细胞的不同转移潜能亚群与细胞电泳速度,粘附,运动及侵袭性间相...[J]
.中国肿瘤,1994,3(9):19-21.
被引量:5
9
王胜惠,从云峰,梁明,汪淑琴.
龙葵90%醇提取物对荷瘤肝癌小鼠生存时间及肉瘤瘤重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05,29(6):421-422.
被引量:14
10
王蔚,陆道培.
龙葵总提取物对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的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7(3):240-244.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414
1
许慧瑶,薛建云,卢玉栋,郑文贺.
地锦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J]
.广州化学,2020,0(1):24-30.
被引量:13
2
李欣.
治疗恶性肿瘤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的重要作用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6):659-659.
3
刘艳,杨海波,于媛,赵莲华,李英敏,吕福荣.
两种微藻多糖的性质及结构特征的研究[J]
.水产科学,2008,27(3):125-128.
被引量:4
4
赵弋清,罗霞,刘高阳,杨志荣.
亮菌多糖对S_(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J]
.免疫学杂志,2006,22(z1):146-148.
被引量:10
5
张萍,陈伟忠.
苦参碱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J]
.人民军医,2002,45(3):166-167.
6
高云涛,李干鹏,李正全,唐光阳,张宝通.
超声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苦荞麦苗中提取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110-113.
被引量:35
7
张若男,李敏,李健,刘宁,任惠峰.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莱菔多糖工艺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0,1(4):15-19.
被引量:1
8
范萌,魏强,刘兰,张健,肖娅萍.
秦岭旬阳坝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S1):46-53.
被引量:9
9
李红.
中药对粘附分子的作用及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1,25(S1):122-123.
10
杨传标,徐克成.
中药的抗肿瘤作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8):9-1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0
1
宋雪萍,高瑞霞,郑力军,乌日嘎.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蒙医病因病机的比较与思考[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7):51-54.
被引量:1
2
玉拉罕.
傣药雅麻想治疗带状疱疹5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5):43-43.
被引量:2
3
魏江玲.
湿疮酊治疗慢性湿疹40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6,15(2):92-92.
被引量:3
4
李勇文,李丽,梁荣感,徐庆,张士军.
含蝉翼藤大鼠血清的免疫调节作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7,24(6):452-454.
被引量:9
5
玉波罕,岩温龙,黄勇.
傣药“雅兰”治疗“帕雅拢兰”(花斑癣)82例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2):8-8.
被引量:2
6
苏洁.
傣西药结合治疗“拢动休”(痤疮)270例[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2):13-14.
被引量:2
7
玉波罕,岩温龙.
傣药雅叫哈顿治疗皮肤病举隅[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0):21-22.
被引量:2
8
邓琪,梁粤,郭丽冰,周玉珍.
三丫苦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7):123-124.
被引量:8
9
陈勐,玉波罕.
傣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56例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4):19-20.
被引量:2
10
李丽,李勇文,唐爱存,李梅,钟全强.
蝉翼藤氯仿提取物的抗炎和免疫增强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4):62-6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熊竞争,李翔,陈博,陈清华.
傣医药治疗皮肤病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0):4861-4865.
被引量:1
2
邹璟琳,桑吉康卓,泽翁拥忠,降拥四郎.
民族医药特色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32(19):51-5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勃男,赵晶,原凡惠,舒晓光,张晓忠.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2024,53(3):353-354.
2
李勃男.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6):393-395.
3
蔺小芳,张桂兰,沈云霞,董传黎,陶款,张应嵩.
银屑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4,22(1):122-126.
4
喻瑞芳,陈耿杭,陈雪吟,赖佳琪,黄仟,杨丽虹,刘玉玮,郭新峰,刘少南.
少数民族医药循证能力现状及发展需求调查[J]
.中医杂志,2024,65(15):1559-1564.
5
熊竞争,张天武,陈清华,廖承成,郭文龙,李海林,陈蓉.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傣医经方“雅解沙把(百解胶囊)”治疗湿疹作用机制[J]
.亚太传统医药,2024,20(12):132-141.
1
王亭,唐志坤.
中医体质学说在皮肤病防治中的应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3):488-488.
被引量:4
2
罗光浦,曲永彬,刘守刚,底大可,任盈盈,朱清华.
治未病在皮肤病防治中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99-101.
3
严妍,叶建州,滕超.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皮肤病防治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7):45-48.
被引量:2
4
曹磊.
近年傣族传统医药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1,10(2):72-74.
5
杨素清,周兢兢,刘畅.
“治未病”思想在皮肤病防治中的指导意义[J]
.江苏中医药,2017,49(4):5-7.
被引量:2
6
李羚,杨雪滢,高云涛.
傣族“雅解”药酒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国酿造,2008,27(7X):64-66.
被引量:4
7
段忠玉,陈普.
傣族传统口功治疗的功能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6-7.
8
陈吉棠,李牧.
丹栀逍遥散加甲氯酊治疗痤疮197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5(2):36-36.
9
徐令祥.
防风通圣散为主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2012,33(3):23-24.
被引量:3
10
蔡维立.
微针治疗痤疮500例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S1):119-120.
被引量:1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