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论》六经原理新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易经》、《内经》的理论为指导,对《伤寒论》六经的来历及意义、六经的基本原理和六经病的传变原理重新探讨,认为六经的基本原理与传变原理两者不能等同。
作者
刘联群
机构地区
四川安岳县印刷厂
出处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5,共4页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六经病证
传变
分类号
R22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102
1
张建伟.
阴阳学说对仲景《伤寒论》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4,24(6):5-6.
被引量:3
2
郭任.
论伤寒六经之实质[J]
.河南中医,2004,24(8):4-5.
被引量:2
3
柴瑞震.
《伤寒论》六经实质探要[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0):28-29.
被引量:3
4
吴雄志.
标本中气学说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1-4.
被引量:5
5
朱文锋,张华敏.
“证素”的基本特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7-18.
被引量:257
6
赵进喜.
《伤寒论》“六经钤百病”探识[J]
.中医药学刊,2005,23(2):210-211.
被引量:23
7
刁军成.
六经辨证论治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1):52-53.
被引量:3
8
郝印卿.
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寻根──六经气化简论之一(续)[J]
.山西中医,1994,10(4):46-50.
被引量:3
9
范春香,王永梅.
试论仲景三步辨证论治法[J]
.河北中医,2005,27(2):159-160.
被引量:3
10
朱桂梓,李成文.
陈士铎伤寒思想探讨[J]
.河南中医,2005,25(3):21-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王庆国,李宇航,王震.
《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23-30.
被引量:49
2
樊新荣.
《伤寒论》三阳三阴辨证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8-30.
被引量:7
3
殷鸣.
小儿纯阳之体考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3):49-5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武冰,郝万山.
《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与《黄帝内经》五脏阴阳理论的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2):802-804.
被引量:19
2
贾春华,王永炎,黄启福,鲁兆麟.
三阴三阳源流[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7(4):1-4.
被引量:3
3
王刚,杨麦青.
伤寒方辨治甲型H1N1流感思路探讨[J]
.新中医,2009,41(9):107-108.
被引量:4
4
张笑波,赵宏杰.
用指纹图谱“以时测经”研究六经实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2440-2441.
5
魏军良.
三部六病学说中折射出的三阴三阳辨证论治思想[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3):52-53.
被引量:1
6
王宏凯.
《伤寒论》所涉及的疾病述略[J]
.甘肃中医,2011,24(1):1-3.
被引量:1
7
黄雅慧,邓钰杰.
泄泻五脏论治文献再评价[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13-13.
被引量:8
8
苏衍进,朱海慧.
马居里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经验总结[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24-25.
被引量:8
9
鲍艳举,孙婷婷,吕文良,花宝金.
从《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看六经实质及经方发展史[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9):1924-1927.
被引量:15
10
韩志毅,董正华.
杜雨茂对伤寒六经的认识[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147-2148.
被引量:2
1
万晓刚.
《伤寒论》六经病证关系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9,23(6):5-8.
被引量:1
2
马国珍.
《伤寒论》六经“口渴”浅谈[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2):16-18.
被引量:1
3
刘容华,荆国民,崔立辉.
《伤寒论》六经之中皆有和法刍议[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1,7(2):13-14.
被引量:1
4
钱松如.
《伤寒论》六经管见[J]
.黑龙江中医药,1993,22(6):10-11.
5
李尽孝.
《伤寒论》中六经病的预后[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5(4):8-10.
被引量:1
6
仝选甫.
六经实质与六经病[J]
.吉林中医药,1996,16(1):44-45.
被引量:1
7
叶因朴,王建兰.
流行性出血热与伤寒六经证[J]
.山东中医杂志,1993,12(1):14-15.
被引量:2
8
魏武英,张影.
试论脾胃气机升降与六经病证[J]
.中医函授通讯,1992,11(4):15-16.
被引量:1
9
鲜光亚.
伤寒六经病证传变刍议[J]
.四川中医,1990,8(5):2-3.
被引量:1
10
张利,张淑丽.
对《伤寒论》与针灸学关系的一点认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2):9-10.
被引量:1
河南中医
199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