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就业弹性理论,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高技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关联度,通过计算我国三大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就业的结构偏离度,我们发现高技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扩大就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作者
郑雪峰
机构地区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第15期I0001-I0003,共3页
China Hi-tech Enterprises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分类号
F276.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4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喻桂华,张春煜.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13.
被引量:129
2
王大明,佟仁城.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就业机会[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6(4):3-6.
被引量:7
3
胡鞍钢.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1997,13(3):36-54.
被引量:17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胡晓鹏,魏培东.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实证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3):27-33.
被引量:18
2
蔡.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被引量:138
3
蔡昉.
转轨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矫正制度性扭曲[J]
.中国人口科学,1999(2):1-6.
被引量:13
4
冯立天,80年代中国人口劳动分析,1995年,136页
5
慧峰,China’s Study (台),1994年,28期,57页
6
邱崇明.
扩大就业规模的对策探讨[J]
.财经问题研究,1998(9):31-35.
被引量:4
7
顾建平.
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隐性失业和就业制度变迁[J]
.江苏社会科学,2000(1):16-21.
被引量:8
8
胡鞍钢,杨韵新.
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2001,17(2):69-78.
被引量:244
9
赖小琼.
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3):42-46.
被引量:25
10
程大中.
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
.世界经济,2003,26(7):35-42.
被引量:107
共引文献
304
1
宋建.
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
.南大商学评论,2021,18(2):60-88.
被引量:1
2
孙鸿.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J]
.区域治理,2018,0(27):96-96.
被引量:1
3
王建阳.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西部产业结构优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
被引量:1
4
陈璋,徐进.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效应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12):103-105.
被引量:1
5
杨宝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2):39-42.
6
王伟光.
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失业问题研究——兼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对策选择[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4):14-18.
7
王成璋,鲁强,黄龙跃.
农业有效劳动力容量测度方法[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1999,16(1):12-15.
8
吴华.
论发展高中教育对减轻就业压力的政策价值[J]
.教育与经济,1999,15(2):23-26.
被引量:7
9
蒙荫莉.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若干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1999(3):32-37.
被引量:5
10
姚先国,陈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压力分流[J]
.学术月刊,1999,31(11):14-19.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
1
张智勇,董登新.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就业创造[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5):41-43.
被引量:3
2
张钟文,叶银丹,许宪春.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作用研究[J]
.统计研究,2017,34(7):37-48.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1
1
吴莉云.
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7):224-226.
1
邢郑.
个体私营经济成吸纳就业“蓄水池”[J]
.华商,2015(10):36-36.
2
程琪,葛磊.
我国三大区域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4,21(8):315-316.
3
蔡冬冬,李冬妍.
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分析——以辽宁为例[J]
.中国市场,2010(14):40-42.
被引量:1
4
李勤.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
.知识经济,2009(7):31-32.
5
陈丹红.
辽宁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的协调发展[J]
.商业时代,2008(13):102-104.
被引量:3
6
苗文龙,万杰.
经济运行中的技术进步与选择——基于中国技术发展路径与经济增长、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2005(3):34-38.
被引量:34
7
郑文.
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其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管理,2012(5):28-29.
被引量:2
8
陈国志.
新经济视野下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与就业关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7):20-23.
9
高尔兵.
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J]
.领导之友,2008(5):18-19.
10
金秀芝,张杰,孙丽范.
黑龙江省非公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17):167-167.
被引量:1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