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忠实源于文本 阐释源于文化——从《浮生六记》译本看林语堂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探讨了文化负载词的内涵并通过对《浮生六记》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分析,总结了其规律性的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义素拆分以及意象转化意义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
作者
张珺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7期120-121,131,共3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文化负载词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义素拆分
意象转换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陆洋.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05,26(5):49-55.
被引量:65
2
蒋绍愚[等]增订,王力[等]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5.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林语堂.论翻译[A]..林语堂文集第九卷[C].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c.410-424.
2
张思洁 张柏然.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维反思[A]..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258-274.
3
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4
Lin, Yutang. 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M]. London: Panther Books, 1969.
5
Lin, Yutang. A Nun of Taishan and Other Translation[M]. 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1936.
6
Lin, Yutang. The Wisdom ofLaotse [M].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48.
7
林语堂著 郝志东 沈益洪译.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222-223.
8
司空图.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9
司马迁著 林语堂译 黎明编校.孔子的智慧(Tne Wisdom of Confucius)[M].台北:中正书局,1994年10月初版,1995年9月初版二次印行..
10
王尔德.唯美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64
1
张春梅.
散文翻译的审美再现——读David Pollard英译《江南的冬景》有感[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2):99-100.
被引量:1
2
杜家怡.
浅论再创式翻译[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1):63-64.
被引量:2
3
宋雪莹.
鲁迅与林语堂翻译理论浅较[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19(2):90-92.
4
王银屏.
商标翻译中的美感传译[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102-104.
被引量:2
5
马冬梅.
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阐释文学翻译不应得“意”忘形[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4(1):72-75.
6
黄寿娟.
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28(2):120-127.
被引量:2
7
赵红军.
散文翻译美学与《Of Studies》的翻译版本比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4):133-135.
被引量:1
8
王志娟.
论语用翻译和美学翻译的整合[J]
.上海翻译,2007(3):13-18.
被引量:8
9
杨平.
论和谐翻译[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0(2):1-7.
被引量:6
10
解希玲.
比较美学视野中的文学翻译——兼评《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译本[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70-37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金倩.从“文化翻译观”视角评林译《浮生六记》[J].兰台世界,2012(19).
2
罗茹.An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of Lin Yutang’s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
Williams Jenny,Andrew Chesterman.The Map-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2004.
4
Bassnett Susan,Lefevere 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2001.
5
金倩.从"文化翻译观"视角评林译《浮生六记》[J].兰台世界,2012(19).
6
Williams Jenny,Andrew Chesternan.The Map-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P.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Jonrnal of Women s Health, 201)4.
7
Bassnett Susan,Lefevere 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Literary Translation. r0umal of Women s Health,2001:59-60.
8
江山,孙妮.
论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6-117.
被引量:2
9
王永.
从《浮生六记》的英译看林语堂的文化翻译策略[J]
.郑州师范教育,2014,3(1):53-5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刘缘媛.
从《浮生六记》的翻译看林语堂的文化阐释[J]
.兰台世界(上旬),2015(4):58-59.
2
杨海燕.
从《浮生六记》的翻译看林语堂的翻译观念[J]
.兰台世界(上旬),2015(5):16-17.
1
郑菁.
“化境说”视角下习语翻译中的意象转化[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3):354-354.
2
王莉.
从《儒林外史》的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4):127-130.
被引量:7
3
李清平,陈可培.
林语堂翻译“美”的探究[J]
.宜宾学院学报,2009,9(5):92-94.
被引量:1
4
王莉.
从《儒林外史》的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J]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4):110-113.
被引量:3
5
沈文霄.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转换[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4):45-47.
被引量:7
6
童丹,王利众.
先例现象与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J]
.中国俄语教学,2011(4):76-79.
7
田倩倩.
基于顺应论的古诗英译中意象的转换[J]
.品牌(理论月刊),2015(6):128-128.
8
王维维.
从形合与意合角度分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10):46-47.
9
李懿.
从归化和异化论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中文化词的翻译[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43-44.
被引量:1
10
赵华.
解析林语堂《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策略[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1):144-146.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