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行刑社会化的内涵构成及实施载体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行刑社会化是指相对于以隔离、封闭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监狱管理模式而言,对罪犯提供一系列帮助促成其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并以健康心态复归社会的社会系统工程。行刑社会化的内容包括狱内行刑社会化与狱外行刑社会化:对前者最重要的是分级累进处遇;对后者最重要的是社区矫正制度。
作者
武玉红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43-48,共6页
Ecupl Journal
关键词
行刑社会化
概念
依据
载体
分类号
D926.7 [政治法律—法学]
C933.2 [经济管理—管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7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9
1
杨征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区矫正制度——社区矫正调查报告[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6(3):17-23.
被引量:9
2
程应需.
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其性质新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36-40.
被引量:67
3
冯卫国,储槐植.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社区矫正[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2):20-24.
被引量:51
4
冯卫国.
论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基础[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3):21-24.
被引量:5
5
许成磊,蒋娜,黄晓亮.
行刑社会化及其理论基础探讨[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2,14(6):37-41.
被引量:9
6
陆而启,王铁玲.
监狱行刑社会化的理性分析[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75-79.
被引量:11
7
崔书会,赵俊明.
行刑社会化探析[J]
.中国司法,2001(10):34-36.
被引量:7
8
董丽君,谢高仕.
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J]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2):65-67.
被引量:11
9
谢望原,翟中东.
对我国行刑社会化的思考[J]
.法学评论,2000,18(1):59-64.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司法部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
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之研究(下)[J]
.中国司法,2003(6):6-8.
被引量:67
2
杨殿升,余诤.
论我国监狱行刑的目的和功能[J]
.中外法学,1999,11(2):47-51.
被引量:15
3
张绍彦.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21世纪中国监狱的观念定位[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5):12-19.
被引量:2
4
崔书会,赵俊明.
行刑社会化探析[J]
.中国司法,2001(10):34-36.
被引量:7
5
赖早兴.
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6(1):29-32.
被引量:4
6
何显兵.
论社区矫正的根据[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2):30-33.
被引量:12
7
石晓芳.
社区矫正的实质正当性和基本属性——对我国社区矫正实践提出的理论问题的一个回应[J]
.中国司法,2005(6):55-58.
被引量:10
8
刘京华.
减刑假释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利弊[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2):1-11.
被引量:21
9
刘强,林宇虹,王立锋,杨明,王贵芳,樊碧琴.
对社区矫正中的服刑人员进行风险测评方法介绍[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8):29-31.
被引量:3
10
.《商君书·画策》[M].,..
共引文献
187
1
蔡禾,王帅之.
论城市社区矫正对社区凝聚力的影响[J]
.学术月刊,2021(2):125-138.
被引量:2
2
夏尊文.
我国社区矫正执法行为的属性之辨[J]
.湘江法律评论,2022(1):267-276.
3
翟中东.
缓刑刑种化问题的思考[J]
.天津法学,2021,37(3):37-46.
被引量:3
4
孙进.
缓刑犯社区矫正重点功能研究[J]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2022(3):36-44.
被引量:1
5
徐宗胜.
量刑基准与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J]
.刑法论丛,2019,5(2):1-28.
被引量:3
6
伍静.
论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改造[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53-54.
7
姜兰昱.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青少年犯罪社区预防[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71-73.
被引量:6
8
李志鹏,宋扬.
中国语境下行刑社会化的双面向考量[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40-43.
9
许成磊,蒋娜,黄晓亮.
行刑社会化及其理论基础探讨[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2,14(6):37-41.
被引量:9
10
冯神花.
和谐社会中的刑事和解制度理念及其适用[J]
.法制与社会,2006(22):46-4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0
1
李豫黔,翟中东.
行刑社会化的国际现状与我国发展的历史趋势[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2):37-42.
被引量:5
2
许成磊,蒋娜,黄晓亮.
行刑社会化及其理论基础探讨[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2,14(6):37-41.
被引量:9
3
黄卉.
行刑社会化与完善我国非监禁刑的思考[J]
.知识经济,2008(7):17-18.
被引量:1
4
苏雄.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35-38.
被引量:4
5
崔书会,赵俊明.
行刑社会化探析[J]
.中国司法,2001(10):34-36.
被引量:7
6
吴宗宪.
试论非监禁刑及其执行体制的改革[J]
.中国法学,2002(6):108-121.
被引量:52
7
尹彦品.
论非监禁刑[J]
.河北法学,2006,24(1):156-160.
被引量:10
8
程应需.
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其性质新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36-40.
被引量:67
9
张建军.我国刑法中管制刑应当废除.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7,(2).
10
徐久生.
德语国家的保安处分制度——理论、法律规定及实践[J]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4):37-4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7
1
王刚.
检察视野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2):24-29.
被引量:1
2
陈萍.
禁止令判决的实践与实现——基于司法案例的实证研析[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27(4):5-11.
被引量:2
3
陈伟,郑自飞.
刑事法治背景下终身监禁制度的消解[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1):78-85.
被引量:1
4
刘司墨.
论行刑社会化的本土理论构造[J]
.荆楚学刊,2018,19(3):74-81.
5
马荣春,王腾.
自由刑行刑过剩及其中国抉择[J]
.南海法学,2017,1(3):17-24.
6
赵小舟.
行刑社会化视角下的我国非监禁刑执行的完善对策[J]
.法制博览,2018(10):83-84.
7
刘倩.
监禁刑执行路径探索的文献综述[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1):14-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谢佑平,柴婧峰.
扩大我国非监禁刑适用的理论基础及路径[J]
.东南法学,2023(2):147-162.
2
唐佩玉,薛宇航.
浅谈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的作用[J]
.商,2014(16):169-170.
3
陈文昊.
职业禁止制度的实证与教义图景[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6,28(2):64-70.
被引量:2
4
孟学婷.
浅谈我国的终身监禁[J]
.法制博览,2018(6):204-204.
被引量:1
5
刘强,武玉红,郭琪,张蕊,李思佳.
2020年社区矫正研究述评[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21(1):37-52.
被引量:4
6
庄乾龙.
刑事禁止令若干问题研究[J]
.刑法论丛,2013(2):416-439.
被引量:5
1
李兴平.
加强“五个结合” 提高创先争优活动实效[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11(8):27-28.
被引量:1
2
王晶.
舟曲县西城社区以“四亮四树四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J]
.党的建设,2016,0(1):26-26.
3
包蓉,包罗.
青少年犯罪行刑社会化探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0(4):24-27.
4
张洪萍.
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实践的内在逻辑[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4):99-103.
被引量:6
5
张光敏.
曲靖监狱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J]
.社会主义论坛,2009(3):57-57.
6
汪文来.
新社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12(6):91-93.
7
吴长莉.
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J]
.企业党建,2011(6):50-52.
8
恽来.
统一战线的最好组织形式[J]
.北京观察,2007(5):20-20.
9
刘莉萍.
和谐社会健康心态的培育简论[J]
.先锋队,2007(10):49-50.
10
张吉明.
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健康心态[J]
.党建,2014(9):40-41.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