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稀植高产稻作生态及相应技术研究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结合我省水稻旱育稀植大面积高产攻关,所进行的稀植高产稻作生态及相应技术研究,提出了水稻亩产≥600公斤产量所必备的生态条件。经分析群体结构、相关测定,制定了产量方程及其相应的生态模式、生育指标,应用稀植技术原理确定了关键技术的有机组合方式。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15,共6页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6

  • 1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08
  • 2吴永祥,黄祥熙,赵国良,陈留根,陈公翰,李永丰.不同叶龄期水稻秧苗对水分亏缺反应的探讨[J].中国水稻科学,1993,7(2):109-112. 被引量:11
  • 3苏祖芳,郭宏文,李永丰,张洪程,张海泉.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4,27(4):23-30. 被引量:68
  • 4K.Munakata.温度和光对水稻生殖生长和成熟的影响.气候与水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157-176.
  • 5陈温福 张龙步 等.水稻穗重与叶片茎秆性状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7,18(2):1-6.
  • 6凌励.水稻“三增一高”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0,.
  • 7许传山.水稻合理密植理论模式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2,23:139-144.
  • 8王一凡.水稻高产株型栽培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2,23:39-39.
  • 9杨德全.水稻东西向宽窄行增产原因及配套技术[J].耕作与栽培,1988,2:15-20.
  • 10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试验场.东西向、宽行距、窄株距在单季晚稻高产中的作用[J].作物学报,1965,4(2):100-10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