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东南与西南--寻找“学术区”之间的纽带 被引量:21

The Southeast and the Southwest:Searching for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cademic region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术区"内部成果与外部关系的考察,是中国社会科学"反思性继承"的一项基础工作。如作者所言,"学术区"系指"被本地、外地、外国学者研究过,而形成某种学术遗产和学术风格的区域"。为在中国研究领域里推进"学术区"的再研究,本文具体比较了中国人类学研究中的"东南区"与"西南区"。在海内外中国人类学研究中,"东南区"与"西南区"本都有民族学与汉人社会研究,但在20世纪下半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海内外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对两个"学术区"加以研究内容与使命的区分,致使东南的汉人社会与西南的民族相互分离,东南的"社会人类学"与西南的"民族学"相互区分。"东西分化"不乏其优点——在其格局之下,两地各自积累了对于未来中国人类学的理论思考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然而,当差异过于扩大化时,也导致了认识问题的出现:"东南区"与"西南区"出现了学术研究服务于两地"形象塑造"的倾向,致使研究者忽视了两地内部与相互之间关系的研究。借助对《史记》的一项解读,作者指出,为了深化两个"学术区"的研究,有必要重建二者之间的历史纽带,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下,"反思地继承"东西两大"学术区"的遗产,促成一个"东西结合"的学术范式,通过历史文明、政治文化、帝国宇宙观诸方面的研究,展开"关系结构"的社会科学思考。 This article examines two existing 'academic regions' in Chinese anthropology:the Sou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models of anthropology.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bifurcation' of Southeastern 'complex'of communities,lineages,markets,and folk religions and Southwestern 'ways of being ethnic'has created a serious problem for the anthropolog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He also argues that to further 'internal understandings'of either region,it is necessary to think 'externally' — to bring 'external relationships' into 'internal structures'.The author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on sin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as well as Chinese social science in general.In this context,he criticizes anthropologies in China and abroad of their common negligence of the relationships which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regions under the empire-turned nation.
作者 王铭铭
出处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54,共23页 Sociological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0

  • 1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卷7.北京:群言出版社.
  • 2冈田宏二.2002.《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赵令志,李德龙译.北京:民族出版社.
  • 3彭文斌,斯蒂文.郝瑞.田野、同行与中国人类学西南研究——访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蒂文·郝瑞教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0):19-32. 被引量:18
  • 4李区(Edmund Leach).1999.《上缅甸诸政治体制》.张恭启,黄道琳译.台北:唐山出版社.
  • 5李绍明.《西南丝绸之路与民族走廊》.载《尤中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泉州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编.1997.《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7梁永佳.未刊稿.《(祖荫之下)的"民族错失"与民国大理社会》.
  • 8彭文斌,熊燕,李小敏,张帆,张宇,王富文.跨越边际与自我的足迹——访澳大利亚著名人类学家王富文(Dr.Nicholas Tapp)教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2):14-27. 被引量:5
  • 9宋蜀华.1998.《论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10佘贻泽.1937.《中国土司制度》.上海:正中书局.

二级参考文献66

  • 1中央研究院文书处.国立中央研究院筹备经过及组织[A].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Z].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印,1929.
  • 2王启瑞.赠语.《云南民族调查报告》[J].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1930,(11):20-20.
  • 3杨成志.我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A].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编.梁钊韬与人类学[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 4国民政府教育部蒙藏教育司.边疆教育概况[M].教育部蒙藏教育司印,1943.
  • 5陶云逵.云南土著民族研究之回顾与前瞻[J].边政公论,1941,(5).
  • 6杨成志.云南民族调查报告[A]//杨成志人类学民族学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 7胡适.丁文江传[M].1956年初版,海南国际新闻中心、海南出版社,1993:21.
  • 8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董事会.华西边疆研究所缘起.中国边疆,1942,(2).
  • 9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招生简章(民国十六年度、民国十七年度)[A]//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年报.第6集第62、63、64期合刊,1929-01-16.
  • 1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章程[A]//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R].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9.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245

引证文献21

二级引证文献7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