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37,共7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17
-
1景海峰.《学问化身工夫楷模--忆念朱伯岜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网站.《沉痛悼念朱伯岜先生》专页,2007年5月.
-
2黑格尔,1981年:《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
3《论哲学史诸问题及目前哲学战线的任务》.华北新华书店,1949年10月.
-
4《苏联哲学问题》.山东新华书店,1949年10月.
-
5《日丹诺夫同志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发言》.东北书店,1949年10月.
-
6《论哲学史诸问题及目前哲学战线的任务》.冀鲁豫,1949年10月.
-
7《论文学艺术哲学问题》.上海时代书报社,1949年10月.
-
8《苏联哲学问题》.新华书店1950年.
-
9《在关于亚历山大洛夫著(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的发言》.人民出版社出版,1954年.
-
10《新建设》报道.
共引文献12
-
1段德智.阿奎那的本质学说对亚里士多德的超越及其意义[J].哲学研究,2006(8):59-65. 被引量:6
-
2李方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哲学遗产继承问题的学术批判——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教条化个案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1):15-19. 被引量:3
-
3赵敦华.为普遍主义辩护——兼评中国文化特殊主义思潮[J].学术月刊,2007,39(5):34-40. 被引量:38
-
4旷三平.知性思维的合理性问题[J].现代哲学,2003(3):16-21. 被引量:4
-
5余源培.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危机的必要反思[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3-10. 被引量:10
-
6邵明.儒家话语的革命转述——“十七年”小说的文化透视[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1):99-106. 被引量:3
-
7张廷国.欧洲文化危机的根源——胡塞尔晚期思想中的一个哲学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0(5):40-44. 被引量:8
-
8孙铁骑.理性的哲学解读[J].江汉论坛,2013(3):77-82. 被引量:2
-
9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2001,22(3):29-32. 被引量:24
-
10郑敏.孔子人生哲学探析[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5(8):77-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0
-
1宫哲兵.中国哲学史体系的泛化及其成因——兼论辨识有误的所谓列宁定义[J].求索,1997(6):70-76. 被引量:3
-
2周海春.对现行中国哲学史教科书的几点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S1):208-211. 被引量:1
-
3张汝伦.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J].中国社会科学,2004(5):84-91. 被引量:7
-
4李翔海.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向度与方法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4(6):82-89. 被引量:7
-
5张祥浩.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世纪回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120-128. 被引量:1
-
6刘文英.中国哲学史百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哲学史,2001(1):29-38. 被引量:5
-
7颜炳罡.从“依傍”走向主体自觉——中国哲学史研究何以回归其自身[J].文史哲,2005(3):26-32. 被引量:10
-
8张耀南.走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格义”时代[J].哲学研究,2005(6):56-61. 被引量:9
-
9柴文华.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1):38-42. 被引量:4
-
10臧宏.中国哲学史研究百年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2-56.
-
1贺吉元.高岗浮沉录[J].老年人,2006(2):40-41.
-
2李陈俊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历史地看胡适及其学术[J].中国教师,2011(S2):16-17.
-
3张九衡.理学对二程史学思想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2):34-35.
-
4丛欣.纪念当代中国杰出哲学家张岱年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4):20-20.
-
5小微,小芬.泉州关岳文化与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召开[J].福建史志,2008(4):11-11.
-
6辛补堂,张福元.灵春法师捐资重修尊胜寺圆满落成[J].五台山研究,1995(4):38-40.
-
7代玉.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之比较[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1):174-181.
-
8本刊中青年作者简介[J].学习与探索,1997(5):145-145.
-
9黎学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史发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3):1-5.
-
10朱佳木.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开幕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16(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