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8-44,共7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基金
第41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ZFG72001)的资助
参考文献15
-
1维西林德和岗恩.《工程、伦理与环境》.吴晓东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62-72页,第154-155页.
-
2余谋昌.关于工程伦理的几个问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 被引量:46
-
3张秀华.信仰与工程[J].江海学刊,2006(2):49-54. 被引量:3
-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4,67,102,162,148,150,151页.
-
5高清海.《"人"的哲学悟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第23页;第73页.
-
6《费希特著作选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71页.
-
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第247页.
-
8Immanuel Kant, Lecture on Ethics by Immanuel Kant,translate by Louis Infield, Methuen & Co. , London, 1963.
-
9约翰·拉德.《对职业伦理规范的探求:智力和道德上的双重混乱》.见《工程、环境与伦理》,第231-232页.
-
10海德格尔.《诗·语言·思》,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165、162—164、10页.
二级参考文献23
-
1赵林.基督宗教信仰与哥特式建筑[J].中国宗教,2004(10):28-30. 被引量:2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3余谋昌.建筑的生态设计[A].顾孟潮,张在元.中国建筑:评析和展望[C].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4余谋昌.用生态观点研究洞庭湖地区的整治与开发[A].洞庭纵横[C].长沙:湖南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1987.
-
5余谋昌.工程技术,工程伦理学[A].高科技挑战道德[C].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6-149.
-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
-
7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年12月.第92页.
-
8柯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270-271页.
-
9高清海.《“人”的哲学悟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73—74、15页.
-
10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上),阎嘉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共引文献78
-
1吴小琴,钱松荣,杨明.工程伦理视角下珠海7·15透水事故分析与防范策略[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4,24(1):16-17. 被引量:1
-
2司楠,杨璐.都江堰工程体现的工程伦理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7):293-293.
-
3王卉.工程技术的伦理向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7):393-394.
-
4刘士林.当代美学的本体论承诺[J].文艺理论研究,2000(3):18-23.
-
5张定光.网络语言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6):73-74. 被引量:3
-
6张松.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综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4):87-89. 被引量:3
-
7张秀华.信仰与工程[J].江海学刊,2006(2):49-54. 被引量:3
-
8李庆云.工程伦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6):53-54. 被引量:5
-
9秦红岭.职业伦理视野中的建筑工程伦理[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2):9-12. 被引量:5
-
10张秀华.工程价值及其评价[J].哲学动态,2006(12):42-47.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57
-
1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35-38. 被引量:194
-
2李伯聪.关于工程伦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的几个问题——三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6(6):24-30. 被引量:46
-
3李三虎.职业责任还是共同价值?——工程伦理问题的整体论辨释[J].探求,2005(5):34-42. 被引量:5
-
4K.黑尔德,涤心.对伦理的现象学复原[J].哲学研究,2005(1):50-56. 被引量:19
-
5王苏君.审美体验与道德体验[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2):11-15. 被引量:3
-
6张秀华.信仰与工程[J].江海学刊,2006(2):49-54. 被引量:3
-
7朱葆伟.工程活动的伦理问题[J].哲学动态,2006(9):37-45. 被引量:23
-
8唐丽,陈凡.工程伦理决策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6):95-98. 被引量:7
-
9毕顺堂,白臣.和谐社会视阈下复合型自然伦理的探索与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49-53. 被引量:3
-
10肖峰.论工程善及其实现方式的选择[J].哲学研究,2007(4):89-9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6
-
1段新明.工程伦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3):71-75. 被引量:17
-
2吴然,高杉.大工程视野下工程师的伦理自觉[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64-69. 被引量:2
-
3毛天虹,丛杭青.工程伦理的审美维度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30(6):57-60. 被引量:3
-
4王利华,王辉,杨明堂.鲁班信仰及其现代境遇[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31(6):43-47.
-
5尚尉.浅谈如何开展工程伦理教育[J].黑龙江造纸,2021,49(3):44-46.
-
6周圣涵.新工科视域下汉画像艺术生态美育价值的现代建构[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3(3):126-129.
二级引证文献22
-
1李晗佶.国内技术伦理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6):29-35. 被引量:1
-
2陆浩,陈杰,黄文卫.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研究概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5):80-81. 被引量:5
-
3王进.融渗式工程伦理教学中“知情意行”的统一[J].现代大学教育,2011,27(4):100-105. 被引量:15
-
4姜卉.我国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体系构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6):125-130. 被引量:15
-
5罗生全,欧露梅.论媒介素养教育的伦理自觉[J].中国电化教育,2013(7):1-5. 被引量:2
-
6张彭松.环境伦理教育:生态教学及实践探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1):34-38. 被引量:2
-
7梁军.工程伦理的微观向度分析——兼论“工匠精神”及其相关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38(4):9-16. 被引量:13
-
8杨少龙,徐生雄,樊勇.近15年来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46-50. 被引量:31
-
9郑文宝.从“形下”到“形上”:工程伦理研究范式的转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2):52-57. 被引量:1
-
10邹晓东,李恒,姚威.国内工程伦理实践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66-72. 被引量:33
-
1王福生.哲学·文化·文化哲学——读《走向文化哲学》[J].中国图书评论,2009,32(6):124-126.
-
2黄凯旋.海德格尔早期存在论的生存论基础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2(6):107-113. 被引量:1
-
3白刚.作为“实践理性的辩证法”何以可能——评《辩证法与实践理性》[J].全国新书目,2012(12):124-126.
-
4刘纲纪.略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J].湖北社会科学,2015(4):89-91. 被引量:7
-
5白刚.为辩证法划界——《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59-61.
-
6王雅君.从主体间性出发理解认识论问题的必要性[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1):43-46. 被引量:2
-
7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三题[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5):5-12.
-
8王雅君.认识论的生存论思考——主体间性的生存论反思[J].求实,2010(12):25-28.
-
9韩志伟.论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生存论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2005(6):10-14.
-
10郭伶俐.论生存论—存在论意义上科学编史的可能性[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