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做出了极大的限制,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并不合算。
出处
《中国石油企业》
2008年第7期68-69,共2页
China Petroleum Enterprise
同被引文献40
-
1倪雄飞.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制度困局:实质与路径[J].现代管理科学,2013,1(3):116-118. 被引量:5
-
2普拉哈拉德 哈默尔.企业核心能力.哈佛管理评论,1990,(2).
-
3贺锡强,董党生,张兆祥,等.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是当前国有企业用工的重要特征[N].中国企业报,2011-12-30(A19).
-
4郑莉,李瑾,张锐.3700万人的劳务派遣用工如何规范?[N].工人日报,2013-03-10(2).
-
5郑莉.遏制劳务派遣滥用亟须扫除“灰色地带”[N].工人日报,2013-07-02(1).
-
6武唯.劳务派遣冲击劳动用工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06-22(1).
-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劳务派遣期限禁超半年[N/OL].(2007-12-26).http://politics.peo-pie.com.cn/BIGS/1026/6699084.html.
-
8赵超.及时规范,不让劳务派遣成用工主渠道[N].新华每日电讯,2012-06-30(4).
-
9任社宣.规范劳务派遣维护劳动者权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01-28(1).
-
10陈新洁.图书馆业务外包[M]{H}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引证文献5
-
1王秀青.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8):143-144.
-
2王秀青.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2):185-188. 被引量:3
-
3杨跃明,刘奎强,应丹琳,卢新,邓佳.油气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风险及防控[J].天然气工业,2014,34(11):141-147. 被引量:3
-
4秦元明.国有企业业务外包用工风险的监管与防控[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7,26(3):41-44. 被引量:3
-
5庞昀曦,张茂林.基层央行劳务服务外包风险防范[J].吉林金融研究,2020(11):73-75.
二级引证文献9
-
1李维庆.我国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5,0(2):161-161.
-
2南敬和,金贤玉.简议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0):197-197.
-
3陈如福.浅谈国有企业市场化用工改革[J].新经济,2015(35):77-78.
-
4曹爱志.加油站安保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2021(S01):67-70.
-
5张立新,柴芳墨.劳务外包用工泛化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J].山东工会论坛,2022,28(2):38-46. 被引量:3
-
6徐新邦.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外包数据质量控制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22,39(16):19-22. 被引量:3
-
7何鹏程.胜利油田新生代劳务派遣工职业境遇分析与规划[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22,35(6):42-45.
-
8刘敏君.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4(21):190-192.
-
9赵方方.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风险防控[J].商业故事,2017(6):118-118.
-
1张欣鑫.浅析现阶段开展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业会计,2011(1):33-36.
-
2胡琳.关于烟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规范问题的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2014(3):279-280. 被引量:2
-
3黄俊亮.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7):54-55. 被引量:2
-
4徐小霞.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路[J].领导科学,2013(20):37-37. 被引量:1
-
5李诗诗.浅谈劳务派遣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97-198.
-
6薛春燕.劳务派遣各方涉税问题分析[J].财会月刊(下),2012(10):43-45. 被引量:1
-
7赵向军.我国劳务派遣发展困境和前景[J].中国外资,2012(18):231-231. 被引量:2
-
8高朝霞.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风险及控制策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7):273-273.
-
9毕京福,王玉泉.“两难”背景下我国企业用工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2(7):18-20.
-
10左吉文,曹阳,史斌.劳务派遣用工的分析——基于企业的角度[J].大观周刊,2011(36):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