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7期925-925,共1页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3
1 江基尧,于明琨,朱诚,卢亦成,张光霁.2284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3):187-189. 被引量:221
2 Takahashi M, Iwasuki N, Ono K, et al. Crit Care Med, 1992, 20 (11):1588.
3 Weinstein PR, Hameroff SR, Johnson P, et al. Effect of hyper-banc oxygen therapy or dimethylsul - foxide on cerebral ischema in anaesthetized gerbils. Neurosurgery, 1986, 18 : 528.
二级参考文献4
1 朱诚,江基尧.颅脑创伤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华创伤杂志,1995,11(5):266-267. 被引量:40
2 朱诚,江基尧,于明琨.我国颅脑创伤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1-2. 被引量:116
3 董吉荣,江基尧,朱诚,于明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附89例报告)[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4-6. 被引量:422
4 朱诚.脊髓空洞症[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5):321-322.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220
1 陈彧,王波,张存海.高压氧治疗脑挫伤致昏迷129例临床分析[J] .临床研究,2014,22(5):13-14.
2 丁会英.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4,19(8):39-40. 被引量:3
3 于怀松.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开颅术中脑膨出的防治[J] .基层医学论坛,2003,7(5):391-393.
4 林志忠,张和平,田进军,李谋仪,李万川,余惠平.大骨瓣开颅救治重型颅脑损伤73例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8,30(6):49-50. 被引量:2
5 张旭辉.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40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74-675. 被引量:10
6 陈旭,姜国,贾峰,殷玉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附30例报告)[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7(2):78-79.
7 高永清,潘文勇,王正锐.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48-49.
8 魏磊,王恒,王克强,郭建松.急性重型颅脑损伤75例临床救治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S1):86-87. 被引量:3
9 黄建斌,杨建雄,谢贤生,刘胜初,肖新才.3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5):10-11. 被引量:4
10 白治军,程小兵.重型颅脑损伤186例救治经验[J] .海南医学,2004,15(8):92-9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45
1 冯建飞,王军,张利,张树人,栾斌,耿世林,汤有才.新生儿感染中IL-8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J] .小儿急救医学,2004,11(4):224-225. 被引量:26
2 白书玲,李建军.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8):765-768. 被引量:133
3 丁新华,吴润兰,李敏,秦开容,黄晓琳.高压氧治疗的不同时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7):421-423. 被引量:57
4 田万管,余新光.轻中度颅脑损伤早期CT和MRI影像与预后的关系[J]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5):870-875. 被引量:1
5 梁志忠,黄志雄,林启明,陈旭,王向宇.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2):197-198. 被引量:29
6 韩占胜,孙爽.重型颅脑损伤术后86例死亡原因分析[J] .重庆医学,2007,36(2):165-166. 被引量:7
7 高永涛,张鹏远,陶胜忠,牛光明,宋乐,尹先印,苏芳忠.大鼠颅脑损伤早期血清IL-6和CR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25-27. 被引量:4
8 陈秀杰,单际翠,杨培珂.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疗效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2007,39(2):103-104. 被引量:9
9 赵自育,张新定.颅脑围手术期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6):344-347. 被引量:1
10 Bakey RAE,Word AA.Nzymatic changes in ser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in neurological injury.J Neurosurg,2003,58(1):27.
引证文献7
1 温立鸿,孙金旗.67例急性脑损伤患者hs-CRP结果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45-46. 被引量:8
2 唐永富.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和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72-1273. 被引量:4
3 黄建斌,叶志其.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CRP水平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112-3113. 被引量:1
4 彭建英,何婷,孙楠楠.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糖影响的研究[J] .当代医学,2013,19(19):109-110. 被引量:2
5 李德勇,魏小刚.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9):117-119. 被引量:8
6 胡琪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29-131. 被引量:5
7 李印.重度颅脑损伤ICU治疗临床观察[J] .中国处方药,2016,14(5):86-87.
二级引证文献25
1 刘骥.血清中CRP和NSE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79-80. 被引量:5
2 王平,陈开国.血糖水平对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5):67-68. 被引量:3
3 李松.脑外伤患者血清超敏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64-65. 被引量:3
4 修振志,修焕娟.急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CT图像与空腹血糖及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2012,31(14):6-7.
5 唐江,周利民,蒋寒,李蓉,韩建强.胰岛素在急性脑损伤早期治疗中的作用和运用方法[J]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472-1474. 被引量:1
6 何松彬,邓莺,洪玉婷.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J]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971-972. 被引量:2
7 刘宏文,古贱秀,赖坚强,严济春,漆化华,刘国胜.纳络酮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14,20(32):134-135.
8 李仕卓,罗维平,赵永耀,郑仲贤,詹传伟,岑伟培.磷酸肌酸钠在急性脑损伤患者脑心综合征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51-52. 被引量:3
9 孙新庆.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和IL-6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12):171-171.
10 况燕飞.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1):3172-3173. 被引量:10
1 刘晔,管阳太.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免疫介导的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1):75-76. 被引量:1
2 赵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0):2351-2352.
3 王秋玲,刘文权,焦芳.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并发症防治的护理[J] .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10):886-887. 被引量:1
4 夏炎军,李祥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1):27-28.
5 黎萍,黄道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1):1579-1581. 被引量:3
6 杨泽玉,李林,吴成,华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急性时相蛋白的变化[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13(1):24-25.
7 陈霓红,周俊山.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80-81. 被引量:2
8 孙荣辉,徐国政.VEGF、MMP-9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5):273-277. 被引量:12
9 冯璞,胡兆勇,刘学彬,谢蜀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8,8(4):239-242.
10 薛国芳,郑辑英.C反应蛋白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33(6):514-515.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