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现代阐释学代表人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概念和接受理论重要人物伊瑟尔的"期待视野"剖析一些载有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的误读现象及人们的接受情况,论证了原文语言文化差异和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主观因素必然导致"误读"的产生。
作者
周桂方
机构地区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广西轻工业》
2008年第8期169-170,共2页
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化误读
期待视野
视界融合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
伽达默尔著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
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5.
共引文献
315
1
刘军平.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J]
.中国翻译,2004,25(4):3-9.
被引量:106
2
尧新瑜.
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52-55.
被引量:4
3
韩东晖.
“哲学”概念的家族相似性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63-68.
被引量:7
4
辛斌.
论理解的历史性和解释的客观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73-77.
被引量:2
5
杨柳.
论原作之隐形[J]
.中国翻译,2001,22(2):47-51.
被引量:50
6
曹正善.
理解:向教学本体论的回归之路[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57-62.
被引量:3
7
严春友.
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0-106.
被引量:5
8
薛其林,柳礼泉.
融合中西的义理阐释方法——以民国学术研究为例[J]
.北方论丛,2004(6):60-64.
被引量:2
9
黎霞.
尼采与审美现代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16-17.
被引量:1
10
孙宁宁.
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操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1):104-107.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
1
刘明东,秦岭.
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J]
.外语教学,2002,23(6):55-58.
被引量:64
2
Campbell James.This Is the Beat Generation[]..2001
3
Ronald K L Collins,David M Skover.The Story of the Outraged&Outrageous Lives that Launched a Cultural Revolution. http://www.top-five-books.com/Mania.html .
4
Hemmer K.Encyclopedia of Beat Literature[]..2009
引证文献
2
1
陈燕.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J]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6):15-15.
2
桂生义.
浅析“the Beat Generation”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
.海外英语,2013(1X):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吴笑韬,王广宁,潘海燕.
“80后”大学生代际特征争论反思及其启示[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51-52.
被引量:2
1
吴侠.
简论《赵氏孤儿》题材剧的演变及文化差异[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2):59-63.
2
吕晓明.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审美内涵[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1):119-120.
3
柳青.
金庸武侠小说的审美内涵[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2):63-66.
被引量:4
4
黄健.
回到文学发生的现场--评《刘绪义〈诗经〉心得》[J]
.中国文学研究,2008(1):125-125.
5
邓楠.
《威尼斯商人》主题的现代阐释学批评[J]
.湖南社会科学,2003(2):138-140.
被引量:6
6
方芳.
《嘉莉妹妹》与中国读者的视界融合[J]
.青年记者,2016,0(5):58-59.
被引量:1
7
吴新红.
从阐释学角度看霍克斯对《红楼梦》回目的翻译[J]
.中外企业家,2014(11Z):254-254.
8
汪晖.
鲁迅与尼采“视界融合”的过程——张钊贻著《尼采与鲁迅思想发展》读后随想[J]
.鲁迅研究动态,1987(10):52-54.
被引量:2
9
李新,赵婷.
试论翻译的文化视界能否融合的问题——从《红楼梦》英译谈起[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22(1):148-152.
被引量:1
10
郝莉.
女性通俗小说的跨文化视界融合——以虹影作品为例[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19-22.
被引量:1
广西轻工业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