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贡献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开辟了哲学解放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通俗化、大众化和宣传教育工作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作者
雍涛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134,共6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主要贡献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93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
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论文选[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247-248.
5
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49.
6
胡为雄.
新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经验[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5):69-77.
被引量:9
7
艾思奇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09,695-69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邓伟志致胡为雄的电子邮件,2007年4月28日.
2
韩树英、胡为雄答问录,2007年4月30日.
3
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出版.《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李达著.《社会学大纲》.
4
艾思奇.关于哲学教科书的一些问题[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资料(1)[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5
毛泽东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6
高宝钧,胡为雄答问录,2007年2月17日.
7
肖前,胡为雄答问录,2007年5月8日.
8
吴雄丞、胡为雄答问录,2007年5月23日.
9
陶德膦致胡为雄的电子邮件,2006年12月6日.
10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通讯,1960年2月.
共引文献
993
1
秦文志.
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三个里程碑[J]
.社会科学研究,2004(4):1-4.
2
杜玉芳.
毛泽东宗教思想的若干特征[J]
.理论学刊,2003(1):53-55.
被引量:3
3
刘长林.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战略思维特点[J]
.理论学刊,2004(10):9-12.
被引量:1
4
范大平.
论中国共产党与农村文化建设[J]
.理论学刊,2004(10):28-30.
被引量:4
5
郑海呐,刘健清.
公民意识、政党与近代中国社会[J]
.理论学刊,2004(10):88-90.
被引量:1
6
罗洪铁.
三代领导人的领导人才思想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6):77-80.
被引量:4
7
张有军.
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J]
.社会主义研究,2002(5):8-10.
8
查有梁.
三代领导人的杰出贡献[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70-71.
9
钱守云.
抗战初期刘少奇对游击战的理论贡献[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3):30-32.
被引量:1
10
周玲.
毛泽东语言风格浅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3):42-4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44
1
陈章亮.
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路上的艾思奇及其启示[J]
.学术探索,2008(3):23-26.
被引量:2
2
黄一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思潮研究[J]
.中共党史研究,2002(2):49-53.
被引量:11
3
龚先庆.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3):282-286.
被引量:5
4
田心铭.
《大众哲学》的启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6):3-4.
被引量:3
5
张立慧.
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38-42.
被引量:12
6
谭群玉,周兵.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现代哲学,2006(6):38-45.
被引量:7
7
张仲华,杨碧霄,李西泽.
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课堂的先驱者——艾思奇和他的《大众哲学》[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5.
被引量:1
8
张远新,吴素霞.
试论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4):44-49.
被引量:16
9
谢俊,陆浴晓.
艾思奇《大众哲学》历史意义及学术价值[J]
.湖北社会科学,2007(7):96-98.
被引量:5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4
1
李振印.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特征[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5):516-520.
被引量:3
2
吴汉全,宿士颖.
近10年来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综述——纪念艾思奇诞辰100周年[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286-291.
被引量:1
3
周昭成.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若干问题研究评析[J]
.山西档案,2014(2):129-132.
被引量:2
4
刘圣兰,刘星.
延安时期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与启示[J]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3):65-7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樊瑞科.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述评[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4):25-29.
2
程勤华.
催生与变异: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因[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132-135.
被引量:1
3
汤丽芳.
中国革命传统精神及其时代化[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3):4-6.
被引量:1
4
田博.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贡献与启示[J]
.商,2015,0(38):77-77.
被引量:1
5
孙赞赞.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29-31.
6
杨姝.
马克思历史观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J]
.山西档案,2019,0(3):46-48.
被引量:2
1
彭绍明.
略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J]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0,9(2):8-11.
2
郭建宁.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与中国化——纪念艾思奇诞辰100周年[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4):1-4.
被引量:11
3
李妍,李景军,孙柳柳.
贺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贡献[J]
.学理论,2014(14):5-6.
4
肖浩辉.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贡献[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2(5):18-21.
5
商志晓.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J]
.理论学刊,1997(2):5-7.
6
樊静,张明霞,刘娟.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J]
.知识经济,2013(1):53-53.
7
雍涛.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5):611-620.
被引量:2
8
宋继和,林成策.
《反对本本主义》哲学思想初论[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9(6):17-21.
9
岑志勇.
浅谈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出贡献[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7):5-6.
10
吴兆华,谢霄男.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大观周刊,2011(37):28-28.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