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华北北部在古亚洲域与古太平洋域构造叠加过程中的地质作用
被引量:
14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华北北部处于古亚洲域与古太平洋域构造叠加部位,晚古生代末-中生代初正处在2个构造域叠加的重要时期.将通过地表和深部地质作用的耦合来论证这一时期处于岩石圈调整、热界面抬升、地壳伸展的初始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印支运动提出新的认识.
作者
邵济安
牟保磊
何国琦
张履桥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内蒙古地质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7年第5期390-394,共5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构造叠加
伸展作用
印支运动
构造运动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40
同被引文献
2714
引证文献
141
二级引证文献
2950
参考文献
12
1
牟保磊,阎国翰.
燕辽三叠纪碱性偏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
.地质学报,1992,66(2):108-121.
被引量:94
2
杨农,冀北燕山地区印支期构造特征研究,1996年
3
邵济安,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究,1996年,117页
4
邓晋福,中国大陆根-柱构造.大陆动力学的钥匙,1996年,62页
5
郁建华,北京地区岩浆深成作用,1994年
6
唐克东,中朝板块北侧褶皱带构造演化及成矿规律,1992年
7
洪大卫,中国北方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论文集,1991年,40页
8
马文璞,地质科学,1986年,1期,54页
9
何国琦,27届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1985年
10
崔盛芹,地质学报,1983年,57卷,1期,51页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贾承造主编.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M].北京:石油出版社,1 997.348~364.
2
米家榕,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10卷,18页
3
阎国翰,1989年
4
李志昌,1986年
5
马文璞,地质科学,1986年,1期,54页
6
刘绍龙,地质学报,1986年,60卷,2期,128页
7
李之彤,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6年,14期,43页
8
匿名著者,金伯利岩及其捕掳体,1986年
9
牟保磊,中国北方板块构造论文集.1,1986年
10
李之彤,地质科学,1985年,3期,211页
共引文献
140
1
王东,宋海峰,单玄龙.
造山带概念的由来与演变及问题探讨[J]
.吉林地质,2008,27(3):52-55.
2
任荣,牟保磊,韩宝福,张磊,陈家富,徐钊,宋彪.
河北矾山钾质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J]
.岩石学报,2009,25(3):588-594.
被引量:33
3
齐成栋,纪春华,韩江,聂立军.
吉林省敦化地区晚三叠世碱性-亚碱性侵入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J]
.吉林地质,2003,22(3):12-18.
被引量:8
4
佘宏全,张德全,丰成友,徐文艺,闫升好,李大新,董英君.
底侵作用与红花沟金矿田金成矿的动力学关系探讨[J]
.矿床地质,2002,21(S1):654-657.
被引量:1
5
任康绪,阎国翰,牟保磊,蔡剑辉,李凤棠,谭林坤,邵宏翔,李元崑,储著银.
辽西凌源河坎子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4,23(3):193-202.
被引量:34
6
张长厚,吴淦国,徐德斌,王根厚,孙卫华.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J]
.地质通报,2004,23(9):864-875.
被引量:69
7
邵济安,张履桥,牟保磊.
构造体制转折是岩石圈尺度的行为[J]
.地质通报,2004,23(9):973-979.
被引量:32
8
LI Jinyi(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中国大陆地壳“镶嵌与叠覆”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J]
.地质通报,2004,23(9):986-1004.
被引量:54
9
金之钧,王清晨.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与油气成藏研究新进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1):1-12.
被引量:99
10
王清晨,张仲培,林伟,宋文杰,郭宏.
库车-天山盆山系统新近纪变形特征[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1):45-55.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2714
1
王文佳,易涛,任文秀,袁修财,何雨栗,闫德飞,孙柏年.
内蒙古中部莫花以力更高分异Ⅰ型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5):586-596.
被引量:4
2
杨华本,周传芳,魏小勇,段明新,徐建鑫,蔡艳龙.
漠河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俯冲闭合的启示[J]
.地质论评,2020,66(S01):18-20.
被引量:3
3
Zheng Ji,Wen-Chun Ge,M.Santosh,Chuan-Biao Wan,Yan-Long Zhang,Jun-Hui Bi,Hao Yang,Yu Dong,Yan Jing.
Lithospheric dripping in a soft collision zone:Insights from late Paleozoic magmatism suites of the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J]
.Geoscience Frontiers,2023,14(1):101-117.
被引量:1
4
高锐,王海燕,张忠杰,李秋生,陈凌,金胜,刘国兴,贺日政,张贵宾,卢占武,曾令森,许惠平.
切开地壳上地幔,揭露大陆深部结构与资源环境效应——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SinoProbe-02)项目简介与关键科学问题[J]
.地球学报,2011,32(S01):34-48.
被引量:4
5
李诺,陈衍景,张辉,赵太平,邓小华,王运,倪智勇.
东秦岭斑岩钼矿带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J]
.地学前缘,2007,14(5):186-198.
被引量:195
6
史长义,鄢明才,迟清华.
中国不同构造单元花岗岩类元素丰度及特征[J]
.地质学报,2007,81(1):47-59.
被引量:40
7
许德树.
内蒙二连盆地北部重磁电资料综合解释预测含油有利区[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29(S1):269-274.
被引量:3
8
毛景文,谢桂青,郭春丽,陈毓川.
南岭地区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时限及地球动力学背景[J]
.岩石学报,2007,23(10):2329-2338.
被引量:492
9
代军治,谢桂青,段焕春,杨富全,赵财胜.
河北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J]
.岩石学报,2007,23(10):2519-2529.
被引量:21
10
侯可军,李延河,邹天人,曲晓明,石玉若,谢桂青.
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及地质应用[J]
.岩石学报,2007,23(10):2595-2604.
被引量:666
引证文献
141
1
卫彦升,冯志强,闫涛,杨五宝,段春森.
华北板块中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以山西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4):1127-1152.
被引量:9
2
孙珍军,孙丰月,孙国胜,于赫楠,刘善丽,杜美艳,敖冬,李超,王春光.
小兴安岭北麓石林公园区钼钨矿化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S3):25-37.
被引量:5
3
付长亮,孙德有,张兴洲,魏红艳,苟军.
吉林珲春三叠纪高镁闪长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2010,26(4):1089-1102.
被引量:25
4
贾斌,刘世伟.
大兴安岭成矿带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J]
.矿物学报,2009,29(S1):429-431.
被引量:8
5
唐克东,邵济安,李景春,康庄.
吉林延边缝合带的性质与东北亚构造[J]
.地质通报,2004,23(9):885-891.
被引量:50
6
刘少峰,李忠,张金芳.
燕山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体制[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1):19-31.
被引量:41
7
邵济安,翟明国,张履桥,李大明.
晋冀蒙交界地区五期岩墙群的界定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2005,79(1):56-67.
被引量:19
8
王万军,孙振家,胡祥昭.
内蒙古前进场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地质与勘探,2005,41(2):35-40.
被引量:18
9
祁进平,陈衍景,Franco Pirajno.
东北地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J]
.矿物岩石,2005,25(2):47-59.
被引量:141
10
邵济安,张履桥,肖庆辉,李晓波.
中生代大兴安岭的隆起——一种可能的陆内造山机制[J]
.岩石学报,2005,21(3):789-794.
被引量:100
二级引证文献
2950
1
张春雷,李霞,宋思仪,张帆,赵博.
天地演化导论[J]
.中国矿业,2024,33(S01):622-630.
2
黄小军.
内蒙古乌嘎勒吉扎拉嘎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
.西部资源,2023(6):46-49.
3
武敏,夏成章.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重要内生矿产资源成矿时代特征[J]
.西部资源,2022(4):132-134.
4
李科亮,王建强,刘文汇,陈容涛,裴立新,陈晓艳,邓辉,彭恒.
渤海西南部石炭系—二叠系残存特征及生烃物质基础[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7):1091-1101.
5
康琳,吕丁友,尚锁贵,高京华,张江涛.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营潍断裂带的表现[J]
.石油学报,2019,40(S02):79-90.
被引量:6
6
孙维昭,王中凡,贺金胜,刘强.
尼日尔Trakes斜坡走滑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3,58(S01):112-117.
7
ZHANG Junfeng,XU Xingyou,BAI Jing,LIU Weibin,CHEN Shan,LIU Chang,LI Yaohua.
Enrichment and exploration of deep lacustrine shale oil in the first member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NE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20,47(4):683-698.
被引量:2
8
ZHOU Lihong,HAN Guomeng,DONG Yueqi,SHI Qianru,MA Jianying,HU Jinnan,REN Shichao,ZHOU Kejia,WANG Jincheng,SI Weiliu.
Fault-sand combination mode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Binhai fault nose of Qikou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9,46(5):919-934.
被引量:4
9
黄迪颖.
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49(1):227-256.
被引量:36
10
胡庆伟.
闽东北晚侏罗世南园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福建地质,2021,40(3):186-196.
1
李泓平.
《中国东部深部地质与成矿作用》[J]
.中外科技情报,2006(18):26-26.
2
谢华光,李文达,毛建仁,朱云鹤.
赣南─粤西中生代岩浆杂岩与W、Sn、Nb、Ta的成矿[J]
.火山地质与矿产,1996,17(3):51-61.
被引量:2
3
赵追,孙冲,张本书.
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及其勘探意义[J]
.河南石油,2001,15(2):11-14.
被引量:12
4
杨金玉.
南海海盆形成演化模式概述[J]
.海洋地质动态,1998(8):8-10.
被引量:2
5
杨晓松,金振民.
壳内部分熔融低速层及其研究意义[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8,13(3):38-45.
被引量:13
6
肖庆辉,刘勇,冯艳芳,邱瑞照,张昱.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演化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消减关系的讨论[J]
.中国地质,2010,37(4):1092-1101.
被引量:60
7
刘建敏,闫峻,李全忠,刘晓强.
宁镇地区安基山岩体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意义[J]
.地质论评,2014,60(1):190-200.
被引量:15
8
东海将建亚洲首个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实验基地[J]
.国际地震动态,2006(6):41-41.
9
邱瑞照,彭松柏,刘观亮.
花岗岩类源岩与深部地质作用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J]
.湖南地质,1998,17(4):276-279.
被引量:4
10
蔡飞跃,刘显凡,陶专,赵甫峰,蔡永文.
老王寨金矿成因的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J]
.矿产勘查,2010,1(3):215-222.
被引量:6
中国科学(D辑)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