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华北北部在古亚洲域与古太平洋域构造叠加过程中的地质作用 被引量:14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华北北部处于古亚洲域与古太平洋域构造叠加部位,晚古生代末-中生代初正处在2个构造域叠加的重要时期.将通过地表和深部地质作用的耦合来论证这一时期处于岩石圈调整、热界面抬升、地壳伸展的初始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印支运动提出新的认识.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7年第5期390-394,共5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牟保磊,阎国翰.燕辽三叠纪碱性偏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地质学报,1992,66(2):108-121. 被引量:94
  • 2杨农,冀北燕山地区印支期构造特征研究,1996年
  • 3邵济安,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究,1996年,117页
  • 4邓晋福,中国大陆根-柱构造.大陆动力学的钥匙,1996年,62页
  • 5郁建华,北京地区岩浆深成作用,1994年
  • 6唐克东,中朝板块北侧褶皱带构造演化及成矿规律,1992年
  • 7洪大卫,中国北方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论文集,1991年,40页
  • 8马文璞,地质科学,1986年,1期,54页
  • 9何国琦,27届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1985年
  • 10崔盛芹,地质学报,1983年,57卷,1期,51页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贾承造主编.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M].北京:石油出版社,1 997.348~364.
  • 2米家榕,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10卷,18页
  • 3阎国翰,1989年
  • 4李志昌,1986年
  • 5马文璞,地质科学,1986年,1期,54页
  • 6刘绍龙,地质学报,1986年,60卷,2期,128页
  • 7李之彤,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6年,14期,43页
  • 8匿名著者,金伯利岩及其捕掳体,1986年
  • 9牟保磊,中国北方板块构造论文集.1,1986年
  • 10李之彤,地质科学,1985年,3期,211页

共引文献140

同被引文献2714

引证文献141

二级引证文献295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