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人公司犯罪问题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修订的《公司法》对一人公司法律制度做了明确规定,这一方面适应了世界公司法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一人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刑法中的犯罪主体理论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解决一人公司在刑法上属于自然人主体还是单位主体。分析一人公司犯罪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时,不但要考虑犯罪主体的相关理论,还必须分析其主观罪过。
作者
张永亮
马群英
机构地区
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
富阳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理论界》
2008年第8期73-74,115,共3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一人公司
犯罪行为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何红英.
一人公司犯罪主体地位研究[J]
.西部法学评论,2006(3):29-30.
被引量:2
2
章建军.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单位[J]
.人民检察,2006(05S):57-58.
被引量:1
3
李睿.
单位(公司)犯罪主体人格否认的民商法基础[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5,20(1):66-68.
被引量:4
4
范健,赵敏.
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J]
.中国法学,1995(4):67-74.
被引量:6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朱慈蕴.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J]
.法学研究,1998,20(5):82-99.
被引量:97
2
朱慈蕴.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一人公司的规制[J]
.法学评论,1998,16(5):62-67.
被引量:79
3
[6]Io Maurice Wormser,Piercing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e Entity,Columbia Law Review,Vol.12,1912,p.496.
4
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5
陈兴良.
单位犯罪:以规范为视角的分析[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1):15-22.
被引量:71
6
熊选国,牛克乾.
试论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新复合主体论”之提倡[J]
.法学研究,2003,25(4):90-97.
被引量:39
7
魏东,章谷雅.
论法人犯罪的犯罪构成与刑罚配置之完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2):29-39.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66
1
缴洁.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2-53.
被引量:1
2
杨萍.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在跨国公司责任问题上的运用[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2):57-58.
被引量:2
3
石少侠,王福友.
论公司职工参与权[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3):37-44.
被引量:31
4
任尔昕.
公司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在中国之适用[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2):31-35.
被引量:3
5
张涵.
民事法学研究评述[J]
.法学研究,1996,18(1):14-26.
被引量:4
6
闵峰.
论公司法人格的健全与否认[J]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81-83.
7
刘彬,曾宏伟.
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6):112-115.
被引量:1
8
陈占军.
试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J]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4):97-98.
9
何静.
无铅焊接的发展[J]
.电焊机,2005,35(3):23-25.
被引量:1
10
金剑锋.
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
.中国法学,2005(2):117-125.
被引量:59
1
龙英锋.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之探析及借鉴[J]
.现代法学,1995,17(1):33-34.
被引量:6
2
罗华珊.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的主体展开[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5):112-115.
被引量:1
3
曹坚.
李庭豹合同诈骗案[J]
.判例与研究,2003(6):17-22.
4
郭玉军,向在胜.
美国商事仲裁中仲裁协议对未签字人的效力──以揭开公司面纱理论为中心[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7(3):91-96.
被引量:4
5
于志峰,陈斌.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在破产法中的产生、运用、发展趋势[J]
.理论观察,2002(6):60-61.
被引量:4
6
陈若鸿.
从新《公司法》修订看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4):24-28.
被引量:3
7
石静遐.
母公司对破产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关于“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的探讨[J]
.法学评论,1998,16(3):57-64.
被引量:23
8
常英,吕豪.
论仲裁协议效力的确定与扩张[J]
.仲裁研究,2005(1):16-24.
被引量:3
9
龙颖.
现代公司法理念下跨国公司的社会环境责任分析[J]
.现代交际,2015(7):31-32.
10
王勇旗.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204-204.
理论界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