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即墨柳腔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柳腔,大致产生于清代中叶的即墨西部地区,逐渐流行于胶东一带。《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拐调”、“哦嗬”。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
作者
徐志刚
机构地区
《经济》记者
出处
《经济》
2008年第8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即墨
西部地区
清代中叶
民间说唱
地方戏曲
亲缘关系
五音戏
柳琴戏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吴冰.
试论即墨柳腔如何走向振兴[J]
.潍坊学院学报,2006,6(3):55-57.
2
孙赟.
即墨柳腔【花调】音乐形态研究[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6(1):8-12.
被引量:2
3
山东省即墨老年大学作品选登[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11):70-71.
4
张晓军.
即墨芳草——论柳腔的唱腔艺术[J]
.大家,2010(15):83-84.
被引量:1
5
徐培范,于风亮.
醉人乡音听柳腔[J]
.青岛画报,2004,0(1):69-71.
被引量:1
6
陈雪,张召敏.
如何有效推进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J]
.赤子,2015(12Z).
7
程四化.
书法之中有势在侯世涛论“草书六势”[J]
.祖国,2011(22):52-53.
8
锡玲.
诗性的行走[J]
.明日风尚,2014,0(16):76-81.
9
山东即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选登[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0(10):70-72.
10
王东涛.
柳腔发展流变刍议[J]
.戏剧丛刊,2008(2):9-9.
经济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