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 被引量:1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抵制外域文化霸权的渗透,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力,维护文化主权,获取文化认同。更重要的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平衡发展,保证人类文化发展的可延续性。
作者 李昕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2-186,共5页 Academic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James M Baldwin.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volumel [ M ].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98.
  • 2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3):116-123. 被引量:31
  • 3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柴方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4阿尔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托夫勒未来对话录[M].粟旺,胜德,徐复,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
  • 5史斌.当文化成为韩商的利器[J].环球财经,2005(2):43-45. 被引量:4
  • 6金元浦.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EB/OL].http://jyw.com.cn/living/ArticleShow.asp?ArticleID=15376.2008-03-10.
  •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8《美对我汇率问题立场有所松动》,《参考消息》2005年5月29日.

二级参考文献19

  • 1James M. Baldwin.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 volume 1 [ M ].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
  • 2Mark Grahame. Material Culture and Roman Identity: the Spatial Layout of Pompeian Houses and the Problem of Ethnieity [ A].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Roman Empire [ C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 3Charles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Modem Identity [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 4约瑟夫·拉彼德 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 5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 8杨华.先秦礼乐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 9尾形勇.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 10张光磷 李铮.季羡林论印度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91

同被引文献163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6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