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思路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药物动力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的一门边缘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理论、新方法及现代高科技分析仪器的涌现使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特点,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
张秀娟
蒋琳兰
机构地区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
不详
出处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1-344,共4页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药物动力学
研究思路
方法
分类号
R969.1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783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7
1
陈琼华.中药大黄的综合研究Ⅳ,大黄蒽醌衍生物在体内的吸收、排泄和分布[J].药学学报,1963,(10):525-525.
2
刘昌孝.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J]
.药学学报,2005,40(5):395-401.
被引量:91
3
黄熙,臧益民,夏天,任平.
试论“证治药动学”新假说”[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6):43-44.
被引量:63
4
黄熙,陈可冀,任平.
“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说的科学证据、要素、意义及前景[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4):250-252.
被引量:74
5
任平,黄熙,蒋永培,文爱东,宋国增.
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动素及川芎嗪药物动力学特征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45-47.
被引量:73
6
杨祖贻,刘荣敏,裴瑾,程佳,万德光,胡荣.
芍萸复方对血虚小鼠芍药苷血药浓度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6):27-28.
被引量:3
7
杨奎,蒲旭峰.
论“中药胃肠药动学研究”的意义及对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4(1):36-39.
被引量:57
8
刘太明,蒋学华.
黄芩苷和黄芩素大鼠在体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999-1001.
被引量:79
9
杨其绛,吴国忠,薛文隽,唐跃年,巫向前.
RP-HPLC测定家兔血浆中银杏叶提取物浓度方法研究[J]
.医药导报,2002,21(11):687-689.
被引量:9
10
刘华钢,韦晓晖,唐德智,钟德传.
茵栀黄注射液及其口服液的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3(1):59-6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姜友平,郭淑英,沈鹏.
以解热的药效法初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1):1-4.
被引量:52
2
张明,侯世祥,廖工铁.
复方中药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Ⅱ)——研究成果、意义,方法评价与展望[J]
.华西药学杂志,1993,8(1):38-41.
被引量:7
3
王佩琪,王成明,卢静华.
正交试验法优选超声提取黄芩苷的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33-2134.
被引量:33
4
文爱东,蒋永培,任平,黄熙,臧益民.
阿魏酸在微循环障碍(血瘀证)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5):18-21.
被引量:7
5
张慧灵,顾振纶,陈伯文.
脑必通胶囊剂的镇痛作用[J]
.中成药,2004,26(12):1059-1060.
被引量:3
6
任平,宋国增,夏天,黄熙,张忠兵,胡家露,孙安华,李彩宁.
对脾虚泄泻患者胃动素及前列腺素的初探[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1):22-24.
被引量:16
7
张桂芝,李锐,陈豪君.
清热解毒药──清开灵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
.新中医,1994,26(3):59-60.
被引量:11
8
杨丽莉,袁倚盛,佟永岭,郭长源.
冰片和川芎嗪血药浓度的GC-MSD测定法[J]
.药学学报,1994,29(9):697-701.
被引量:48
9
黄熙,任平,文爱东,夏天,臧益民,宋岭,牛国保,王跃民,蒋永培.
脾虚大鼠的川芎嗪药物动力学特征与血液流变学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3):159-161.
被引量:43
10
黄熙,文爱东,臧益民,牛国保.
方剂化学成分代谢动力学研究能否进行?[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5):308-309.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783
1
乌云索德,领小,孟和,昭日格图.
U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荜茇宁含量及变化规律[J]
.亚太传统医药,2020(9):22-24.
被引量:1
2
刘琦,王玉美,刘建华,范松婕,王慧敏.
基于UHPLC-Q-TOF-MS/MS技术的玉米须血清药物化学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59-63.
3
周治国,路一凡,曹飞阳,姚侠,葛京城,张孝林.
黄芩苷上调血清IL-4水平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肝脏侵袭感染作用[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2,36(6):49-53.
被引量:2
4
董少迪.
猪胆汁外用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4):80-80.
5
罗芬.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动学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624-624.
6
苏文娟,黄熙,秦峰,江莉,任平.
大鼠灌胃厚朴及厚朴三物汤后和厚朴酚的药动学比较[J]
.中药材,2008,31(2):255-258.
被引量:13
7
文红梅,过科家,杏文龙,卞慧敏.
六味地黄方在大鼠及家兔体内的吸收入血成分的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96-99.
被引量:3
8
周凌,吴晓莉,王殿一.
牛黄复方制剂中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08,25(1):35-36.
9
张冲,王锦刚,杨婷,刘贵生,陈清轩.
补肾益脑片对快速衰老小鼠生理及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S1):24-30.
被引量:6
10
项琪,姚崇舜.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z2):717-719.
同被引文献
48
1
蒋学华,马国.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S1):80-90.
被引量:3
2
陈玮,黄象男.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74-76.
被引量:3
3
周鲁,赵蔡斌.
药物清除率的定量构动关系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2005,20(1):4-6.
被引量:8
4
阮志鹏,韩冬,原梅.
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大鼠血浆灯盏乙素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4,18(4):247-249.
被引量:7
5
刘昌孝.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J]
.药学学报,2005,40(5):395-401.
被引量:91
6
陈安进,石杰.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用于建模的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407-411.
被引量:10
7
魏立平,吴玫涵.
β-细辛醚及石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醚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5):1431-1434.
被引量:9
8
乐友喜,袁全社.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物探,2005,44(4):388-392.
被引量:24
9
王长虹,李宏,侴桂新,程雪梅,张芳,王峥涛.
银杏叶滴丸剂与片剂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2):946-950.
被引量:6
10
贺福元,刘文龙,贺庆平,李博,邓凯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补阳还五汤总生物碱中川芎嗪的含量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12):920-92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王敏智,王兴,王萍.
色谱技术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2971-2973.
被引量:3
2
滕亮,马桂芝,李军,孙殿甲.
三越麻黄颗粒小鼠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成药,2010,32(12):2063-2066.
被引量:3
3
何凤,朱华旭,郭立玮.
定量构动关系及其在中药药效成分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草药,2011,42(10):2139-21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臧晓燕,王倩,李孝栋.
太子参颗粒剂总多糖的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与药物浓度的线性关系[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5):43-44.
2
卢贺起,卢炜,王忠,张玲,魏雅川.
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在中医方剂相关领域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1040-1043.
被引量:1
3
李孝栋,李素云,张丽红,肖晓金,侯超,杨真真.
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和药物浓度的线性关系及其在中药药动学中的应用[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6):26-31.
被引量:21
4
黄慧梅,柳润辉.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14,32(2):88-91.
被引量:4
5
严红梅,陈小云,张振海,郁丹红,贾晓斌.
基于中药组分和“组分结构”理论的中药研究模式的探讨[J]
.中草药,2015,46(8):1103-1110.
被引量:28
6
李杰,孙娥,崔莉,贾晓斌.
药理效应法研究羊脂油对淫羊藿总黄酮小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4260-4263.
被引量:4
7
鲍慧玮,侯晓琳,刘芳馨,刘佳,李丽静.
超滤法结合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的血浆蛋白结合率[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0):23-26.
被引量:1
8
郭功玲,王淑,孙萍,李秀丽,王信,曹广尚,李娜.
基于温肾助阳作用探索羊脂油炙淫羊藿炮制机理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7):1-5.
被引量:9
1
赵堂亮.
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思路及方法[J]
.中国医刊,2010,45(4):26-27.
被引量:5
2
刘静,刘东博,申秀萍,应森林.
基因芯片技术用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6):453-456.
被引量:1
3
曹岗,邵玉蓝,张云,蔡宝昌.
微透析技术在中药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中的应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2):131-133.
被引量:2
4
裴利霞.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集粹[J]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123.
被引量:6
5
颜敏,刘建平.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2005,29(6):260-265.
被引量:10
6
张琨,段玉军,郭允.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现状和方向[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4):512-516.
7
邱碧菡,潘林梅,朱华旭,郭立玮.
黄连解毒汤“方证对应”的PK-PD研究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J]
.中国药房,2012,23(3):286-288.
被引量:3
8
梁丽娟,赵奎君.
中药药物警戒初探[J]
.中国药房,2011,22(43):4033-4035.
被引量:1
9
钟赣生.
中药药物功用归纳[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6):24-26.
被引量:1
10
张秋芳.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山西医学教育,2008(1):62-64.
被引量:1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