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应贯穿于培养全程,要从改革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入手,形成有效的培养机制与氛围,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
黄丽萍
机构地区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昆明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17期73-74,共2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
改革与培养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58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1
潘懋元.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7.
被引量:35
2
葛治波.
对研究生课程管理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2):83-85.
被引量:11
3
翟亚军,哈明虎.
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6):39-41.
被引量:66
4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
面向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7-10.
被引量:33
5
肖念,沈红.
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J]
.科技导报,2000,18(12):30-32.
被引量:8
6
陈花玲,仇国芳,王俐,王琳.
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26-29.
被引量:83
7
吕思为.
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5):83-84.
被引量:34
8
叶绍梁,谢菊.
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6-38.
被引量:18
9
林伟连.
对香港与内地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比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3):155-157.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郭桂英.
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75-79.
被引量:2
2
陈晓飞.
日本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素质教育[J]
.高等农业教育,2001(12):92-93.
被引量:4
3
刘静.
对加强硕士生课程学习管理的认识和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35-37.
被引量:3
4
沈理彪.
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
.江苏高教,1994(5):58-60.
被引量:6
5
徐玲芳.
关于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几点认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51-54.
被引量:16
6
曾文曲,王淳.
香港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对我们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2):89-91.
被引量:2
7
徐远超.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8
吴镇柔 陆叔云 汪太辅.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9
陈子辰.创新、创造、创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
10
肖酉.强化基础 优化设置 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
共引文献
258
1
巴果.
潘懋元教育思想与民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以西藏高等教育为例[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1):105-118.
被引量:3
2
周海涛,徐珊.
近年来学科建设研究的重点领域及其展望[J]
.现代教育管理,2020(1):15-20.
被引量:17
3
孔钢城,雷环.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问题浅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4):107-113.
被引量:25
4
吴叔尉.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国市场,2006(48):40-41.
5
张喜德.
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z1):65-66.
被引量:10
6
董利民,吴晓嫄.
关于加强研究生课堂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2):61-62.
7
杨元宵,徐爱琴.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1269-1270.
被引量:5
8
周华锋,姚淑华,张丽清,王雅静,何美,张志刚.
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探讨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07,5(10):158-158.
被引量:5
9
钟国清,蒋琪英.
化学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115-118.
被引量:11
10
张国琼.
课程教学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管理观察,2008(Z1):97-9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彭明祥.
工科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22-23.
被引量:11
2
顾红,孙光民.
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92-93.
被引量:16
3
张万红.
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中国高教研究,2004(8):25-28.
被引量:39
4
陈刚,司乃潮,赵玉涛.
试论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3):35-38.
被引量:12
5
肖鸣政.
博士生创新素质的教育与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1-4.
被引量:8
6
任双桥,刘永祥,黎湘,庄钊文.
广义相关K分布杂波建模与仿真[J]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6):776-780.
被引量:9
7
梁海霞,吴哲敏.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9):21-22.
被引量:14
8
李小昱,王为,张终,杨思尧(校对).
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7(1):75-76.
被引量:14
9
孟洲,胡永明,姚琼,宋章启,张振慧.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生课程改革探讨[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98-100.
被引量:13
10
孙华.
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一个观念一制度的分析框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62-6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胡伍生.
研究生课程“神经网络工程应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S1):252-254.
被引量:3
2
马跃良.
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的管理机制措施剖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33-34.
被引量:2
3
房建成,万江文,孟晓风,樊尚春,张春熹.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B09):24-26.
被引量:7
4
邓彬,黎湘,王宏强,秦玉亮.
工科博士生科研创新的技巧与创新能力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21-2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王宝贤,杨雯靖.
基于课题任务驱动的《人工神经网络》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
.成功,2013(18):284-286.
2
张东升,屠世浩,万志军,杜计平,马文顶.
高等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1):137-143.
被引量:40
3
李成,樊尚春,钱政,万聪梅.
传感器课堂与实验教学的一体化建设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32-135.
被引量:26
4
邢维巍,樊尚春,孙晋豪,郑敏,井中武,史慧超.
微弱电信号检测分析综合实验平台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5):67-71.
被引量:4
5
吴微微,朱畅,张晓发.
提高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2):37-39.
6
李建平,黄建华,郑言.
为工科博士生设数学副导师的教学改革探索[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30(4):120-122.
被引量:1
7
单云,贾玲,张琳.
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探索[J]
.人力资源管理,2013(10):209-210.
被引量:2
8
向智男,王应密.
工科直博生培养体系的创新与思考——基于M大学工科直博生培养的调查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29-34.
被引量:9
9
付冬梅.
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现[J]
.大学教育,2014(4):1-3.
被引量:26
10
曲强,王立东,陈雪波.
模式识别原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37-37.
被引量:1
1
赵飞.
适应铁路科学发展新要求 大力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6):56-57.
2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30(1):52-56.
3
杨宏,姜广伦,李铁虎,王美贤.
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2):67-70.
被引量:2
4
陈爽.
对学习型组织的再思考[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12(4):79-82.
被引量:1
5
钟国庆,纪慧敏.
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探索与思考[J]
.大庆社会科学,2010(4):122-123.
被引量:1
6
李雪筠.
统计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X).
7
白贝迩.
浅谈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4(2):64-66.
被引量:4
8
屈一斌.
全面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41-43.
被引量:1
9
陈治亚,蒋琦玮,冯芬玲,麻欢.
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213-214.
被引量:10
10
王燕玉.
坚持遴选制度 优化导师队伍[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81-83.
被引量:3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