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诗歌题材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将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统计和分析了各阶段重要创作题材所占的比例,又通过前后比较反映和分析了各题材的变化趋势,从而揭示出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精神退化趋势以及它所带来的诗歌精神风貌的总体变化。
作者
李利民
机构地区
武汉工程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8年第8期117-119,共3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李白
安史之乱
诗歌题材
精神变化
诗歌风貌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0.
共引文献
5
1
土屋昌明.
李白之创作与道士及上清经[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05-111.
被引量:5
2
吴枝培,王长金.
森林的美学内涵[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6):781-786.
被引量:2
3
张仲裁.
罗隐入蜀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7):71-74.
4
吉文斌.
李白乐府曲辞的新变[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2):81-83.
5
李利民.
李白两次流放夜郎考论[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8):50-5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王运熙.
皎然诗学述评[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9(1):17-26.
被引量:8
2
杨义.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J]
.学术研究,2007(9):129-135.
被引量:33
3
龚玺,裴韬,孙嘉,罗明.
时空轨迹聚类方法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5):522-534.
被引量:42
4
梅新林.
文学地理学:基于“空间”之维的理论建构[J]
.浙江社会科学,2015(3):122-136.
被引量:55
5
张得群,谢传节,裴韬.
基于HBase的面向语义单元的室内移动对象索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19(3):307-316.
被引量:3
6
詹福瑞.
“人生得意须尽欢”——试论李白的快乐主义生命观[J]
.文艺研究,2018(8):38-48.
被引量:5
7
邹亚国,刘寅,彭文甫,彭秀华,李加安,钱秋红,苟思敏,田涵,刘亮,孙林艳.
基于GIS的中国历代诗词地名提及的时空格局与归因[J]
.地理信息世界,2018,25(4):29-35.
被引量:8
8
刘菊,陈璨,许珺.
基于众包的古琴名人时空信息采集与移动轨迹时空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21(6):844-853.
被引量:9
9
黄水清.
人文计算与数字人文:概念、问题、范式及关键环节[J]
.图书馆建设,2019,0(5):68-78.
被引量:55
10
黄鹏程,徐永明.
诗人地理分布的时空维度与关系性研究--以《晚晴簃诗汇》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2020(5):127-1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史薇,周建忠.
论安史之乱对王维晚年创作的影响[J]
.江苏社会科学,2010(5):185-190.
被引量:4
2
高劲松,张强,李帅珂,孙艳玲,周树斌.
数字人文视域下诗人的时空情感轨迹研究--以李白为例[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2,6(9):27-3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储德发.
王维、李商隐诗歌中政治理想之比较[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97-100.
2
邵明珍.
王维安史之乱“受伪职”真相辨析[J]
.励耘学刊,2020(2):74-99.
被引量:4
3
马千里,邓谨.
论“横渠四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
.韶关学院学报,2023,44(5):5-9.
4
张强,高劲松,龙家庆,杨晓燕,夏红玉,蒋智慧.
基于知识重构的词人时空情感轨迹可视化研究——以辛弃疾为例[J]
.情报学报,2023,42(6):729-739.
被引量:4
5
张亚辉,白如江,张玉洁,耿振东,王志民.
数字人文视域下稷下人物知识重构与时空可视化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3,19(6):1-12.
6
周树斌,高劲松,张强,施雨.
文化基因视域下诗词资源多维知识重组与可视化研究——以茶文化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23,67(16):111-123.
被引量:5
7
沈雪莹,欧石燕,卢彤彤.
中国古代文人生平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以李白和杜甫为例[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3,19(8):1-14.
被引量:2
8
张强,吴艳飞,高颖,周树斌.
基于知识图谱的黄河流域非遗资源智能问答研究[J]
.文献与数据学报,2023,5(3):100-115.
被引量:2
9
高琳霞,周树斌,周洪,张强.
数字人文视域下景观诗歌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以鹦鹉洲诗歌为例[J]
.文献与数据学报,2023,5(4):42-54.
被引量:1
10
刘懋霖,赵萌,王昊.
面向古诗词的物象库构建方法及其分布规律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24,43(1):96-108.
被引量:2
1
周星平.
从乐观主义者到悲观主义者——从诗歌创作看徐志摩的精神变化[J]
.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1):40-46.
2
容旖旎.
涓生的力比多转移历程——精神分析解读《伤逝》[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2):44-46.
被引量:1
3
苏珊娜·格莱文,张海英.
英美现代诗十首[J]
.诗刊,2005(16):40-49.
4
千古第一问:情为何物[J]
.现代妇女,1995(2):6-6.
5
曾艳兵.
走近卡夫卡[J]
.世界文化,2016,0(1):42-46.
6
余苣芳.
编余随笔[J]
.长江文艺,1997,0(4):53-54.
7
杨一凡.
浅谈李煜词情感的变化趋势[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2).
8
柴琳.
从《火的冰》到《死火》——浅探1919—1925鲁迅的精神变化[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4):5-6.
9
林曦.
现实主义精神的吸纳——余华写作转型前后比较[J]
.中文自学指导,2003(3):37-39.
10
李鹏.
论刘宋时期的调谑之风与文化精神变迁[J]
.安康学院学报,2016,28(4):19-23.
理论月刊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