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高职课程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包括:面向对象(面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企业和学生)、体现主体间性教育思想、重视学习迁移等。
作者
韩培庆
机构地区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83-84,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理念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5
1
韩璞,周黎辉,董泽.
面向对象的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7(3):21-27.
被引量:2
2
蔡铁权.
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3):57-61.
被引量:21
3
岳伟,王坤庆.
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2):1-6.
被引量:165
4
钟启泉.现代课程理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高清海.
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J]
.学术月刊,1996,28(2):3-16.
被引量:83
2
郭湛.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5(3):32-38.
被引量:354
3
郭元祥.
课程观的转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11-16.
被引量:136
4
夏正江.
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3):8-14.
被引量:54
5
钟启泉.
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18-23.
被引量:157
6
[美]杜威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4-117.
7
王南湜.交往概念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J].求是学刊,2003,(3).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0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199
1
韩凤月,宋宗佩,王菁.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理论课程应用中的价值、困境和展望[J]
.体育师友,2023,46(1):16-20.
2
赵蒙成.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偏误及其纠正:微观组织变革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20(9):63-70.
被引量:18
3
程敬华,周生奇,赵秉峰.
主体间性与面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初探[J]
.理论观察,2022(5):144-147.
4
张军凤.
创新时代的教育目的与我国基础教育学业评估[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2):18-19.
5
严红艳.
以主体间性视角构建和谐的职业教育师生关系[J]
.农业网络信息,2012(12):141-143.
被引量:1
6
李燕领.
论体育教学双主体的有效互动[J]
.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3(1):37-40.
被引量:1
7
张跃聪.
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交往式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构建[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1):90-93.
被引量:1
8
邹继康,狄奥.
论主体间性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49-51.
被引量:1
9
胡小桃,李仲阳.
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34):38-40.
被引量:31
10
陈乃林.
人本教育观论要[J]
.江苏高教,2005(1):1-6.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21
1
吴雪,冯美丽.
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J]
.现代护理,2005,11(1):72-73.
被引量:40
2
黄崇本.
浅谈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特征[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72-74.
被引量:11
3
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EB/OL].[2011-05-10].http://www.nl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ffiles/moe/moe_5/201001/79124.html.
4
Lenburg CB,Cohen EL, Cesta TG. The 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 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 applied to nursing care management sys- tems[ M]. 3 rd. Case Management: From Concept to Evahation, 1999 : 66 - 97.
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88153.2006-11-16.
6
张洪军.
产学结合:高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4(1):126-126.
被引量:6
7
张晓松.
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策略[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6):74-75.
被引量:8
8
徐朔.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8):5-7.
被引量:312
9
王琦.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江苏高教,2009(1):136-138.
被引量:26
10
徐珊.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09,9(6):41-42.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6
1
张瑞凤,王为民,李颖.
面向邮政生产作业流程的《邮政组织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0(S1):88-89.
2
夏学文.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职业时空,2009,5(12):41-42.
被引量:1
3
娄晓鸣,王化坤,袁卫明,张凯.
高职《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职业时空,2011,7(9):68-69.
被引量:2
4
卢玉仙,徐益荣,高薇.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的外科护理课程改革[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716-717.
被引量:2
5
毕兰,张颂.
高职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6):914-915.
被引量:3
6
李妍.
辽宁旅游景区森林生态特色导游课程改革初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11):51-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赵革委.
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启示[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0):73-74.
被引量:5
2
柯美元.
高职“模具CAD”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J]
.科教文汇,2014(16):187-187.
3
李雷民.
高等数学中“微课”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3):15-15.
被引量:1
4
黄大国,韩久同,陈方旭,夏柱林,凌化矾.
《安徽森林生态特色导游》课程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3):176-177.
5
付燕.
高职园艺专业《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时代教育,2016,0(22):106-106.
被引量:1
6
曹迎凤,杜海燕,陈玲,王雪.
高职院校护生通用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4):529-531.
7
谭杏,曾谷清,莫文娟,赵琼兰,吴飞,黄丽芳.
空间课堂模式在本科护生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2):923-925.
被引量:7
8
苗松虎.
浅析教育扶贫中教学模式的转变[J]
.求知导刊,2018,0(21):37-37.
9
孟学林.
现代高职教学中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13(2Z):216-216.
1
谭明树.
活跃气氛,创造和谐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3):116-116.
2
卢嫣.
对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6):111-112.
3
青士.
课程应否标准化?[J]
.教育与职业,1933(2):95-96.
被引量:1
4
杨金土.
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7):5-7.
被引量:19
5
梁结玲.
“交往”教学与成人高等教育的思考[J]
.成人教育,2008,28(1):63-64.
6
菅亚珏.
间性理论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J]
.青年时代,2013(20):61-62.
7
徐层珍.
间性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25(1):60-64.
被引量:3
8
刘昌明,杜又青.
浅谈职业中学的时空性[J]
.教育与职业,1988(8):23-25.
9
唐婧.
高职院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探讨——基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J]
.人才资源开发,2017(2):196-196.
被引量:3
10
余健梅.
试论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在职教中的应用[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122-124.
教育与职业
2008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