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黑胸大蠊的形态学及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osa)的形态结构及显微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对黑胸大蠊进行性状鉴别,然后进行显微鉴别、显微摄影、观察、描绘。结果:色素块较多:一种黄色,一种淡黄色,块状。刺:多见,单个或生长于色素块中,牛角状或火炬形,棕黄色,刺中有花纹理,纹理显棕色,2~4条。肌纤维及蛋白块:长条状,无色,有时可见油脂状物。油脂及油滴:油脂多成块状,油滴无色,圆形,单个或成群。结论:色素块、刺、油脂及油滴为主要鉴别特征。
机构地区 吉首大学医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8期14-1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No07C516) 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NoB2007192) 湘西自治州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06CXZ08)基金联合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3

  • 1吴福桢.中国常见蜚蠊种类及其为害、利用与防治的调查研究[J]昆虫学报,1987(04).
  • 2吴福桢,郭予元.中国小蠊属蠊种类及其分布、生活习性和经济意义[J]昆虫学报,1984(04).
  • 3吴福祯.中国大蠊属的几种蠊及其分布、生活习性与经济重要性(蠊目:蠊科)[J]昆虫学报,1982(04).

共引文献44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