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1-463,470,共4页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79
-
1程利国.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J].心理科学,1997,20(2):127-130. 被引量:2
-
2刘永芳,庄锦英,刘文渊.归因疗法——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J].应用心理学,1998,4(2):50-55. 被引量:11
-
3胡胜利.小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训练[J].心理学报,1996,28(3):268-276. 被引量:34
-
4韩仁生.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6,28(2):140-147. 被引量:70
-
5王毓珣,韩仁生.论影响学生归因过程的因素和教育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1996(2):17-19. 被引量:20
-
6韩仁生.高中生考试归因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46-48. 被引量:7
-
7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被引量:2353
-
8叶仁敏,Knut.A.Hagtvet.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测验焦虑、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J].应用心理学,1989(3):52-56. 被引量:21
-
9王重鸣.责任制改革与团体归因训练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1988(3):7-14. 被引量:8
-
10王重鸣.归因训练与学习动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2(2):28-3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9
-
1唐文君,周生彬.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17-18. 被引量:3
-
2甘静.论归因训练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8(20):235-235.
-
3蒋艳菊,彭雅静.习得性无助感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研究,2008,1(4):86-90. 被引量:24
-
4胡胜利.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之概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2):461-464. 被引量:28
-
5马惠霞,林琳,苏世将.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与调节大学生学业情绪的教育实验[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4):384-389. 被引量:21
-
6付晓洁,张雪莲,郑建君.中学生成就动机对其学业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4,34(6):33-35. 被引量:11
-
7周芹.中学生控制倾向的相关因素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0(1):41-45. 被引量:3
-
8吴芳.归因理论在行为分析中的应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4):280-282. 被引量:2
-
9齐冰.归因训练的若干研究综述及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6(1):76-7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98
-
1谢静丽,黄娟,童国庆,何春凤.学困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业动机的中介作用[J].内江科技,2023,44(3):139-141. 被引量:1
-
2朱宾丽.高中学习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及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20,0(21):43-43.
-
3欧晓霞.优等生与差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8,8(2):139-144.
-
4景元美.体育教学中培养正确运动归因方法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3,5(11):64-66.
-
5李静,梁朝辉,杨仕云,肖毅.81名民航飞行员心理控制倾向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7):1228-1229. 被引量:7
-
6李庆春,皮磊.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教学干预[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58-60. 被引量:5
-
7戴正清,孔瑞婷.大学生恋爱心理归因分析[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94-96. 被引量:19
-
8王世彤,肖雅楠.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的变化分析[J].求索,2006(6):75-77. 被引量:11
-
9侯佳捷,郑涌.归因方式与学生健全人格养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2):72-76. 被引量:4
-
10刘楚芬,卢宁.高中生归因方式与缺陷感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1):42-45. 被引量:4
-
1孙丽.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12):46-46.
-
2毕劲芳.分析动机因素 干预学业不良[J].云南教育,2003,0(2):15-16.
-
3黄六梅.运用归因训练,帮助学困生高效学习[J].华夏教师,2013(4):67-68.
-
4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24(2):4-7. 被引量:65
-
5陈丽君.警惕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J].江苏教育,2003(11A):25-26. 被引量:3
-
6梅峰太.浅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6):74-75. 被引量:1
-
7张萍,葛明贵.成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128-129.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