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中国近代人权理论及人权运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中国近代历史出发,阐述了中国近代人权理论,并分析了中国近代人权理论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内容,同时也剖析了中国近代人权运动的几个阶段。
作者
丁兆增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2-64,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人权
人权运动
人权理论
分类号
K25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22]康有为.大同论二种[M].三联书店,1998.
2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3
[32]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第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共引文献
7
1
刘宝东.
略论王宠惠与孙中山交谊的历史渊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60-63.
2
李志旭,吴桂良.
试论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筹款活动[J]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5,27(3):67-70.
3
向达.
历史文化所昭示的礼制嬗变[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5):121-124.
被引量:1
4
梁文生.
论孙中山在宪政实践中的实用主义[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6):58-63.
被引量:3
5
丁西泠.
论孙中山的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6):5-6.
被引量:1
6
刘慧频.
试论孙中山的监察思想[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9(3):86-88.
7
李益彬.
租界与近代中国城市市政早期现代化[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8(3):113-11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
1
徐显明.
人权观念在中国的百年历程[J]
.社会科学论坛,2005(3):26-32.
被引量:19
2
马振超.
近代中国对人权观念的认知与解读[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20-23.
被引量:5
3
钟云萍.
中国人权事业百年激荡之历史回眸——成就与缺失概说[J]
.前沿,2009(5):16-19.
被引量:3
4
魏义霞.
康有为、谭嗣同平等思想的相同性及其本质[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63-69.
被引量:1
5
熊元彬.
品评郭汉民教授《君主立宪思想与辛亥革命》——兼谈清廷立宪[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6-58.
被引量:1
6
胡浩.
罗斯福“四大自由”解析[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63-6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赵作伟.
我国清末民初人权发展史[J]
.兰台世界(下旬),2013(7):28-29.
2
杜品.
康有为与谭嗣同君主观的共鸣与分歧[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7-7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杜品.
悟者践行担当精神——对谭嗣同殉难的再解读[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51-61.
1
王艳勤.
抗战烽火中的《时代批评》与人权运动[J]
.抗日战争研究,2013(2):75-84.
被引量:2
2
袁强.
1929-1931年的人权运动与胡适的人权思想[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5):78-82.
3
刘志强.
罗隆基:一个人权理论的构建[J]
.河北法学,2008,26(4):34-40.
被引量:2
4
张义.
人权运动失败原因浅探[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43-45.
5
刘志强.
罗隆基人权理论及其限度[J]
.政法论丛,2008(1):28-34.
被引量:2
6
刘志强.
罗隆基人权理论述评[J]
.太平洋学报,2008,16(4):86-96.
被引量:2
7
陈漱渝.
胡适与蒋介石谋面之前的一场迂回战——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的人权运动[J]
.鲁迅研究月刊,2009(6):25-39.
8
文卫勇.
抗战期中的人权诉求——重温《时代批评》的“人权运动专号”[J]
.江汉论坛,2006(3):107-110.
被引量:1
9
文卫勇,陈小军.
苏区人权立法对“第二代人权”的实践[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4(5):84-88.
被引量:1
10
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J]
.新华文摘,2010(3):162-162.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