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COD初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将河南省三门峡市某印染厂污水处理分厂的SBR二级出水用滤纸过滤除去少许悬浮物后,研究其紫外吸光度(A)与COD的关系,最终确定在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
作者
刘明娣
机构地区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4-25,共2页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紫外吸光度
COD
二级出水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吴慧芳,王世和,孔火良,夏明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印染废水COD_(Cr)[J]
.印染,2007,33(2):37-39.
被引量:13
2
宋来洲,李健,运如艳,吴国菊,侯雅丽.
紫外分光法测定污水厂出水中的COD[J]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2):85-86.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吴淑岱.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8..
2
金伟,范瑾初.
紫外吸光值(UV_(254))作为有机物替代参数的探讨[J]
.工业水处理,1997,17(6):30-32.
被引量:61
3
陈文春.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纯水COD测定中的应用[J]
.水处理技术,1998,24(6):333-335.
被引量:16
4
李亚新,赵晨红.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废水的主要污染物[J]
.中国给水排水,2001,17(1):54-56.
被引量:39
5
黄川,刘元元,罗宇,娄霄鹏.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6):139-142.
被引量:54
共引文献
27
1
刘明娣,周敏.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废水COD[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122-124.
被引量:1
2
周娜,罗彬,廖激,但德忠.
紫外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研究进展[J]
.四川环境,2006,25(1):84-87.
被引量:28
3
林万舟,宋来洲.
TiO_2纳米膜光催化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5):104-107.
4
李娴,钟毅,罗艳.
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微胶囊化前后染色性能[J]
.纺织科技进展,2008(5):12-14.
5
滕洪辉,任百祥.
纳米光催化氧化测定不同水体化学需氧量的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2008,24(5):27-30.
6
杨季冬,赵小辉.
垃圾渗沥液中BOD和COD的测定方法探索[J]
.环境卫生工程,2009,17(1):7-11.
7
张立科,卫世乾,张洪浩,谢太平,范顺利.
分光光度法测工业废水的COD的方法改进[J]
.浙江化工,2009,40(3):23-26.
被引量:2
8
于雪莲.
分光光度法控制阳离子染料的色光研究[J]
.染料与染色,2009,46(2):39-41.
9
于凯,吕永康,任蕾.
FeSO_4和CaCO_3在焦化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09,29(5):53-56.
10
何勇,梁帮强,王化杰,黄玉明,舒为群,曹佳.
三维荧光光谱表征嘉陵江北碚城区段水中溶解有机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1):103-10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
1
韦进宝,吴峰.环境监测手册[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
2
张国强,康戈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COD的技术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17(4):1-6.
3
刘蕊,胡本涛.重铬酸钾法与快速测定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比较[J].黑龙江环境学报,2009,33(2):24-25.
4
郑司伟.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中分光光度法与标准法的比较[J].2011(5):62-63.
5
章可成.废水中COD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J].研究与探索,2011(3):182-184.
6
王振辉.
分光光度法测定COD[J]
.环境保护科学,2003,29(2):43-4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展惠英,蒋煜峰,王进喜,魏惠荣,李乔.
K_2Cr_2O_7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COD的对比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2):58-6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鲜思淑.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COD值的误差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9):144-147.
被引量:2
2
方成圆,胥吉萍,李佳,刘金涛,余雅婷.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过程中常见问题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2):215-216.
被引量:8
3
方佩佩,尤艳红,符聪雨.
全自动化仪器滴定水中COD的研究[J]
.广州化工,2018,46(3):109-111.
4
王垚,梁华.
高氯废水中COD测定条件探究及方法改进[J]
.科学技术创新,2017(17):58-60.
被引量:3
5
钟升辉,严维山,王红英.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COD的应用[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8,49(2):79-81.
被引量:5
6
张巨松,刘鑫.
硅藻土陶粒性能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6):1067-1073.
1
刘明娣,周敏.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废水COD[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122-124.
被引量:1
2
胡明成,姜科,将永荣.
铁盐吸收液电解再生过程中离子膜阻力变化[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2):191-193.
被引量:1
3
陈力可,刘淼,陈嵩岳,刘南,冷粟,李广柱,杨欣然,王野.
地表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的改进[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3(2):104-107.
被引量:7
4
宋来洲,李健,运如艳,吴国菊,侯雅丽.
紫外分光法测定污水厂出水中的COD[J]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2):85-86.
被引量:20
5
高和气,姚萱.
对滤纸过滤法前处理水样中苯并(a)芘含量损失的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1,27(5):306-307.
6
曾庆英.
生活废水中悬浮物对挥发酚测定的影响及其消除[J]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4):247-248.
7
黎强,陈红梅,郑英.
应用OCMA-220型油分仪测定水样中油含量在实际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4):73-74.
8
张卫东,陈军,孟小星,徐渝.
不同材质采样器采样对降水离子组分的影响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4):40-42.
9
马程,谷涛,高立杰.
氧化/过滤处理油田采出水用以配制聚合物溶液[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9):60-63.
被引量:4
10
黄庆施,左晓洪,吴红雨.
沉淀-酸化-吸收法制备硫化物标准溶液[J]
.中国环境监测,2002,18(5):31-3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