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提高人才创新能力
被引量:
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对于人才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如何针对大学课程体系现状,按照“质量工程”的精神和要求。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措施,对于大学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虞丽娟
机构地区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8-20,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人才
人才质量
质量工程
培养能力
创新人才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72
1
肖亚明,徐立华,罗红英.
船舶内燃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43-46.
被引量:5
2
陈钧.
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教学模式──《群言》序[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8(6):92-93.
被引量:29
3
周文锦.
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55-57.
被引量:84
4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
.高教探索,2004(4):70-72.
被引量:128
5
戚林,韦红.
与时俱进 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中等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4):7-8.
被引量:1
6
何斌.
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16-19.
被引量:29
7
一然.
大力推进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国城市职教教研协作会第十四届年会在青岛召开[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3):64-64.
被引量:8
8
贾连朝.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5):10-11.
被引量:5
9
郭汉民.
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J]
.中国大学教学,2006(3):34-35.
被引量:29
10
罗振华.
高职生、专业培养计划和用人单位定位不均衡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35-3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8
1
邓玉,熊志坚.
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控制要素体系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4):146-147.
2
邱丽芳,王皑,谭耀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128-130.
被引量:8
3
张秀英,欧阳云帆.
高职助产专业《助产学》教学改革[J]
.右江医学,2009,37(3):359-360.
被引量:3
4
张秀英,欧阳云帆.
加强助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提高助产专业教学质量[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6):251-252.
被引量:1
5
刘成良,李天煜.
环境工程大学生创新能力及课程设置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265-266.
被引量:2
6
邱丽芳,谭耀辉,王皑,黄立峰.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5):126-129.
被引量:4
7
毕贵萍.
社会需求为导向,建设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239-240.
被引量:4
8
刘继平,邱丽芳,李德尧,何其文,张宇驰.
基于“嵌入式”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践行[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5):94-97.
被引量:8
9
曹元军,秦步祥.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研究——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12):110-112.
被引量:11
10
吴文德,李秀芳,吴显实.
学分制下中兽医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
.科教文汇,2011(9):131-13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徐畅,程光华,谭恒松.
浅谈高职项目化课程中教学项目的设计[J]
.新课程学习(下),2010(12):96-96.
被引量:3
2
李亚,马云辉.
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3):10-12.
被引量:6
3
马云辉,李亚.
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4):110-112.
被引量:3
4
朱健,王振国.
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航空装备制造专业群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8):10-11.
被引量:9
5
姚刚,曹元军,孙长录.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176-177.
被引量:13
6
许红,冯蓉,廖文梅.
构建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新体系[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1321-1323.
被引量:3
7
朱晓莹,李韬,黄锁义.
我院药学本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77-177.
8
傅文君.
《助产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8):127-128.
被引量:3
9
许红,张玉红,冯蓉,陈艳.
高职《妇产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2):468-470.
被引量:2
10
匡德花,黄顺杨,罗碧纯.
“嵌入式”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探析[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1):10-13.
被引量:16
1
高太光,陈培友,杨姝,王高飞,赵文梅.
基于PBL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13(4):108-112.
被引量:5
2
周树涛.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5):16-17.
被引量:3
3
张淑银.
创新——中学教学中永恒的话题[J]
.中学教学参考,2009(33):6-6.
4
王伟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学周刊(上旬),2012(8):47-47.
5
张远平.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方式探讨[J]
.电子测试,2016,27(7X).
6
尹新,刘子建,刘红霞.
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8):101-103.
被引量:49
7
张士剑.
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四环节[J]
.小学时代(教师),2008,0(1):90-90.
8
边巴次仁.
中职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J]
.教师,2013(23):53-53.
9
王立华.
初中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13-13.
10
李涵武,崔宏耀.
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11(4):127-128.
被引量:3
中国高等教育
200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