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丘陵山地玉米粗缩病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阐述了玉米粗缩病在丘陵山地发生的主要原因,又通过药剂研究、田间试验等,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
高厚
王孝春
程玲娟
王广兰
侯伟
机构地区
江苏省宿迁市农业局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植保植检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8期68-69,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发生原因
统防统治
丘陵山地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
1
陈若礼,苏玉杰,张怀念,周宗民.
淮北地区夏玉米叶片消长及对果穗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z1):109-110.
被引量:7
2
陈洪俭,李祥昭.
淮北的气候特点与夏玉米栽培[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1):49-51.
被引量:13
3
金之庆,葛道阔,郑喜莲,陈华.
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可能影响[J]
.作物学报,1996,22(5):513-524.
被引量:115
4
姚晓红,许彦平,刘晓强,王润元.
农业气候资源配置对天水山旱地玉米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240-243.
被引量:11
5
王琪,马树庆,郭建平,刘玲,沈钟声.
地膜覆盖下玉米田土壤水热生态效应试验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249-251.
被引量:49
6
苏玉杰,周景春,张存岭,陈若礼.
濉溪县夏玉米生产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B09):165-168.
被引量:25
7
顾启花,周莉,李建军.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08,25(11):67-67.
被引量:3
8
朱训永,叶如林,郑立金,杨有斌,朱玉清.
六合区玉米粗缩病重发原因及防治[J]
.农技服务,2009,26(1):91-9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姚永明,陈玉琪,张啟祥,陈若礼.
淮北夏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特点和增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S2):205-209.
被引量:19
2
陈玲,刘孝慧,朱训永,冯小燕,郭荣.
丘陵地区玉米粗缩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学,2009(3):172-17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汤其琴,薛世芳,郭其中,朱训永,李宝才.
丘陵地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231-232.
被引量:3
2
董奎义.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59-59.
被引量:2
3
崔力,王春玲,李改琴,姚胜,吴非洋,许庆娥,董建设,齐瑞英,刘晓燕.
濮阳市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341-344.
被引量:31
4
刘金荣,唐玉宝,洪卫华,朱训永,朱玉清.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177-178.
被引量:1
5
曹蓉,朱训永,许春香,刘孝慧,应长发.
制约六合区夏玉米高产因素探析及丰产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11(7):122-124.
被引量:1
6
卫晋芳,屈卫栋,王瑞,张红安,朱新民,王星星,李伟伟.
侯马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J]
.山西气象,2012(4):22-25.
7
黄建国,王功庆,杨振廷.
2012年宝丰县夏玉米高产气象条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45-245.
被引量:1
8
余利,段海明,刘正,王波,余海兵.
安徽玉米主产区气象因子和玉米新组合的产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3):12923-12924.
被引量:4
9
高翀,李汉浸.
旱涝灾害对濮阳夏玉米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
.农学学报,2014,4(2):21-24.
被引量:2
10
范红霞.
濮阳玉米典型减产年与主要气象灾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6):13968-13971.
1
黄兰兰,高必达.
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研究进展[J]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6):16-20.
被引量:27
2
孙祥良,金海刚,张秀清.
嘉兴市大棚蔬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防治药剂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04,24(9):17-18.
3
慕立义,王开运,仪美芹,慕卫,徐大庆.
棉铃虫抗药性规律及取代药剂研究(摘要)[J]
.农药,1994,33(5):2-2.
被引量:2
4
姬秀枝,杨麦生.
无公害治理温室蔬菜烟粉虱和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08,28(6):51-52.
5
赵瑶,王文泽,彭伟,毕朝位.
莼菜叶斑病的防治药剂研究[J]
.农学学报,2014,4(6):17-19.
被引量:4
6
齐宗元,胡远富.
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治药剂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2S):91-91.
被引量:1
7
许毅涛.
防治白粉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1):12-15.
被引量:1
8
慕卫,丁中,何茂华,郭红,刘峰.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测方法及防治药剂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17(z1):12-16.
被引量:57
9
张六生,张剑.
浏阳市大棚蔬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和防治药剂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5(1):60-60.
被引量:1
10
刘晓冰,王光华,杨恕平,张秋英,金剑.
春小麦穗发芽的化学控制初探[J]
.生态农业研究,1999,7(2):43-45.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