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32,共4页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同被引文献8
-
1翟婉明,孙翔,詹斐生.机车车辆与轨道垂向相互作用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1993,14(1):42-50. 被引量:25
-
2史玉杰.道岔与转换设备动力作用的仿真研究[J].铁道学报,1995,17(4):92-99. 被引量:4
-
3翟婉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1997年
-
4赵羲,1988年
-
5弗里施曼 M A,机车车辆与线路相互作用浅说,1985年,74页
-
6顾经文,1982年
-
7任尊松,翟婉明.铁道车辆通过辙叉时的垂向动力模拟计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7,32(5):506-512. 被引量:7
-
8沈长耀.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研制情况[J].铁道标准设计,1997,17(3):3-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7
-
1罗雁云,朱剑月.线路道岔轨下刚度改变对轮轨动力性能影响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4,27(5):9-12. 被引量:10
-
2曹雅娟,孟宏.高性能机车转向架的研发[J].机械管理开发,2004,19(6):3-5.
-
3孟宏,翟婉明,王开云,张志宏.高性能机车转向架的研发[J].铁道学报,2005,27(2):35-39. 被引量:4
-
4沈坚,朱剑月.增加道岔尖轨轨下弹性对轮—岔动力性能的影响[J].铁道建筑,2005,45(6):82-84. 被引量:1
-
5李新东,卢桂云,熊嘉阳.高速道岔区动力响应的仿真研究[J].铁道车辆,2006,44(3):6-9. 被引量:5
-
6李莉,罗雁云,臧兆良,朱剑月.提速道岔可动心轨滑床板受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6,26(4):26-28. 被引量:1
-
7朱剑月,潘玲,耿传智.203型整铸辙叉结构设计及其强度校核[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0(12):13-15.
-
8陈小平,王平,陈嵘,郭利康.高速车辆与道岔空间耦合振动特性[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4):453-458. 被引量:17
-
9傅一帆,罗雁云.道岔轨下刚度不均匀对轮轨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J].铁道建筑,2011,51(4):139-141. 被引量:8
-
10赵卫华,曹洋,王平.合金钢组合辙叉合理受力优化方案研究[J].中国铁路,2012(1):55-57. 被引量:6
-
1李毅,董彦录.提速道岔试制[J].铁道标准设计,1997,17(3):37-39.
-
2彭向国.浅析提速道岔的调整与维护[J].铁道通信信号,2002,38(10):27-28.
-
3谢向阳.斜拉桥的动力特性[J].铁道勘测与设计,1992(1):59-68.
-
4王祥俊.摩托车的动力特性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J].摩托车技术,1991(3):18-21.
-
5曹宏,李秋胜.武汉电视塔的动力特性及抗风可靠性分析[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2,14(4):32-39.
-
6杨忠吉.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J].铁道建筑,2003,43(5):40-41. 被引量:3
-
7邬俊,杨忠良,刘加进.苗尾水电站厂房上部结构静动力分析[J].人民长江,2016,47(S2):52-55.
-
8吴嵌嵌,张雷克,马震岳.水电站水机电-结构系统动力耦联模型研究及数值模拟[J].振动与冲击,2017,36(16):1-10.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