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社会组织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探讨社会组织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和发挥桥梁的作用,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以便使其健康发展起来。
作者
周渌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8-79,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
作用
发展
分类号
C912.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64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3
1
李培林,徐崇温,李林.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J]
.河北学刊,2006,26(2):71-80.
被引量:58
2
范斌.
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其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6):69-73.
被引量:21
3
欧阳晓东,曾小龙.
和谐社会背景下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5):93-95.
被引量:5
4
赵旭平.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业管理[J]
.管理世界,2002,18(6):142-143.
被引量:4
5
刘培峰.
非营利组织的几个相关概念的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2004(10):37-40.
被引量:12
6
刘静仑.
“第三部门”的作用[J]
.经济论坛,2002(9):8-8.
被引量:5
7
林兆木.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J]
.党建研究,2006(12):13-17.
被引量:5
8
邓国胜.
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01(10):41-43.
被引量:62
9
尉俊东,赵文红.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构成、特点与管理——对我国非营利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启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2):127-131.
被引量:24
10
詹姆斯·P·盖拉特.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63
1
赵黎青.
非政府组织问题初探[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1(4):120-127.
被引量:39
2
顾亮,刘善堂.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之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非典时期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为研究个案[J]
.兰州学刊,2004(4):195-196.
被引量:13
3
唐兴霖,刘国臻.
试论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状况、问题和对策[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4):14-19.
被引量:27
4
徐永祥.
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J]
.探索与争鸣,2004(12):22-23.
被引量:35
5
孙辉.
转型社会与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转型期第三部门在社会矛盾消解中的作用分析[J]
.教学与研究,2004(12):5-10.
被引量:10
6
李跃卿,王锐兰,崔新进,顾建强.
非营利组织对美国就业的贡献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体制改革,2005(3):136-139.
被引量:3
7
唐跃军,左晶晶.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指标体系[J]
.改革,2005(3):104-110.
被引量:27
8
张志刚,常燕军.
第三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期待[J]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4):15-16.
被引量:6
9
董文琪.
第三部门发展与扩大就业[J]
.东南学术,2005(6):49-52.
被引量:3
10
陈路芳,李花.
桂越非营利组织合作关系探析[J]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1):15-2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64
1
朱子平.
民办非企业单位出资人法律激励制度的构建[J]
.经济法论坛,2022(2):216-234.
2
张晓红,彭兴伟.
志愿服务组织评估探讨[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2):78-91.
被引量:3
3
余志祥,熊磊.
转变农村基层组织职能 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利益[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6-38.
被引量:1
4
汪流.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社团若干特征的比较研究[J]
.社团管理研究,2009(8):49-52.
被引量:3
5
魏鹏.
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政府监管[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13(S1):76-79.
被引量:2
6
吴亚会.
论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J]
.山东社会科学,2012(S2):168-170.
被引量:2
7
罗玉婷,徐善登.
第三部门信任危机的应对[J]
.消费导刊,2009,0(2):25-26.
8
秦利,王青松.
食用农产品协会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绩效的综合评价分析[J]
.世界农业,2015(10):141-145.
被引量:2
9
刘春香,刘飞跃,李华,谢锋.
论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兰州学刊,2004(5):224-225.
被引量:2
10
李晓庆.
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构建初探[J]
.桂海论丛,2005,21(4):38-4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
1
崔会敏.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0):22-23.
被引量:5
2
刘向先,谭婷.
社团及其相关概念评述[J]
.晋阳学刊,2005(4):16-19.
被引量:4
3
张志刚,常燕军.
第三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期待[J]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4):15-16.
被引量:6
4
褚松燕.
论社团政治参与制度框架的完善[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6):38-41.
被引量:5
5
陈路芳,李花.
桂越非营利组织合作关系探析[J]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1):15-20.
被引量:1
6
党秀云.
公共治理的新策略: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J]
.中国行政管理,2007(10):33-35.
被引量:52
7
于飞.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对策探析[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5):47-49.
被引量:9
8
王运祥,甘燕飞.
论中外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发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64-66.
被引量:2
9
杨旭,张艳婷.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困境与对策问题探究[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5):59-62.
被引量:4
10
余丹,孙敏明,王巧玲.
院士引领科技社团智力资源对接浙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研究[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4):26-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潘友亮,赵江丰.
责任政府构建视角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探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5):258-258.
2
赵宏斌,孙德茹,赵前标.
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出路[J]
.时代人物,2008,0(11):28-29.
3
陆雨锋.
人才社会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6-8.
4
刘静仑.
“第三部门”的作用[J]
.经济论坛,2002(9):8-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志刚,常燕军.
第三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期待[J]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4):15-16.
被引量:6
2
陈路芳,李花.
桂越非营利组织合作关系探析[J]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1):15-20.
被引量:1
3
周渌.
我国社会组织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8-79.
被引量:4
4
叶建芳,叶建军.
会计准则的供给与需求[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12):30-33.
被引量:1
5
张彬.
社会危机事件与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成熟[J]
.江海学刊,2004(1):97-100.
1
陆秀春.
关于当前我国劳资关系调整的若干思考[J]
.经济视角,2009,28(12):64-66.
被引量:2
2
荣建农.
校园群体关系对学校工作的影响及其调整对策[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50-51.
被引量:1
3
梁公卿.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推动人口科学研究[J]
.学术探索,2006(3):7-8.
4
古清中.
延边地区民族人口结构变动与调整对策[J]
.人口学刊,1995,17(4):21-23.
5
惠永正.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做好三个服务工作[J]
.学会,1997(Z1):25-26.
6
梁俊花.
对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32-36.
7
王海鹏.
当前中职学生特征分析及学校教育调整对策[J]
.职业,2007(18):20-21.
被引量:1
8
刘耀东.
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问题及调整对策[J]
.数据,2011(8):59-61.
被引量:3
9
杨生勇.
我国针对农村孤儿的社会政策变迁及调整对策[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4(6):132-136.
被引量:3
10
张国.
中国城乡结构失衡的现状、后果及调整对策[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25-28.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