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哲学教育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设置的一门思想理论课,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高校马克思哲学的教学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高校哲学教育的对策。
作者
李小波
李静
机构地区
安阳师范学院外事办公室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学系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98-199,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河南省2006-2007年度的社科联资助项目
关键词
哲学教育
对策研究
高校
分类号
G641.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9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
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
孙正聿.哲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0,(9):22-24.
5
谢文成.
近年来哲学教育改革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2(2):77-80.
被引量:15
6
戈士国.
冷寂走向炽热的契机——哲学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1):103-107.
被引量:3
7
彭富春.
关于哲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
.哲学动态,2003(5):4-7.
被引量:18
8
韩震.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13-117.
被引量:23
9
俞吾金.
对哲学危机的反思[J]
.学术月刊,1997,29(5):13-1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清华大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深化“两课”改革的基本思路[J]
.教学与研究,1998(6):26-30.
被引量:4
2
孙正聿.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0(6):65-69.
被引量:60
3
刘静珠.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艺术探索[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7):69-72.
被引量:4
4
面向生活实践,走入学术深层——访南开大学哲学系主任闫孟伟教授[J]
.哲学研究,2000(7):12-15.
被引量:1
5
徐梦秋.
关于哲学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J]
.哲学研究,2000(7):16-18.
被引量:14
6
教、研相长,共襄哲学事业——“《中国1999哲学发展报告》出版暨高校哲学教育改革座谈会”纪要[J]
.哲学研究,2000(8):17-20.
被引量:2
7
王宏维.
哲学教育改革之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教材[J]
.哲学研究,2000(9):62-65.
被引量:19
8
赵景来.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0(05).
9
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10
杨国秀.
面向21世纪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探讨[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2):61-6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0
1
邹立莉,李正曦.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辩证思考[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3):66-69.
2
杨静.
大学哲学教育改革的途径探析[J]
.时代文学,2008(2):184-185.
3
刘铁芳.
问题与期望:试论教育学的改造[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1):58-62.
被引量:8
4
王晋华.
高校哲学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5(3):78-80.
被引量:1
5
张贤根,杨洪林.
哲学的误读与思想的遮蔽——关于杨献珍哲学学案的思考[J]
.鄂州大学学报,2004,11(2):8-10.
被引量:1
6
郑文明.
当前大学哲学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16(4):84-87.
被引量:2
7
余慧珍,毛萍.
哲学教学特点探析[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21(4):79-81.
被引量:1
8
朱清海,王绪朗,祝朝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整合优化教改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4(10):84-86.
9
吴朝阳.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如何可能?——近年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逻辑路径述评[J]
.兰州学刊,2004(5):55-57.
10
于国艳.
刍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5):140-141.
同被引文献
6
1
孔国庆.
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与“精神家园”的建设[J]
.中州学刊,2006(2):104-106.
被引量:3
2
吴永华,傅长吉.
论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1):95-96.
被引量:4
3
徐建立.
探讨哲学教学模式的转换[J]
.教育与职业,2007(21):105-106.
被引量:4
4
项先银.
《生活与哲学》教学因自然科学知识更精彩[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4):81-82.
被引量:1
5
白海龙.
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教育革新,2011(2):31-32.
被引量:1
6
李君才.
准确把握哲学的功能和价值[J]
.甘肃理论学刊,2002(6):23-2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路强.
哲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2):88-88.
2
万伟平.
高职院校大学生哲学素养培育的意义及途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1):84-85.
被引量:2
3
周耕.
大学生哲学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及路径探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9):45-4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程慧中.
工科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研究述评[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9):7-8.
2
罗金彪.
对高职哲学素质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11,27(23):43-45.
被引量:1
3
薛静华,张立鹏.
基于哲学视角的高校生命教育之主位置换趋势[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12-16.
4
王丽霞.
论提升高职哲学课教学质量的着力点[J]
.文化学刊,2016(6):111-113.
被引量:1
5
薛洁.
论提升高职哲学课教学质量的着力点[J]
.才智,2018,0(17):175-175.
1
陈留彪.
浅谈高校哲学教育的意义与创新[J]
.改革与开放,2011(8X):162-162.
被引量:4
2
伊剑.
哲学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22):57-57.
3
徐玲,黄月.
普通高等学校在马克思哲学教育中面临的问题研究[J]
.知识经济,2014(24):113-114.
4
曹平.
浅谈高校哲学教育的困境[J]
.中国电力教育,2006(S4):286-288.
5
郑世堃.
高校哲学教育改革的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83-84.
6
陶莹.
浅谈高校哲学教育的意义与创新[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3):130-131.
被引量:1
7
陆韵.
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哲学教育的启示[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33(1):8-11.
8
张怀强.
高校哲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1):123-125.
被引量:2
9
孙庆平.
哲学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J]
.教育探索,2005(7):75-76.
10
曹向兰.
高校哲学教育的功能、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2):39-41.
被引量:6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