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风之丘葬祭场(Kaze-no-Oka Crematorium)——纪念性景观的基础性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纪念性景观通过物质性的建造或精神性的延续,或者二者的结合等手段达到回忆与传承历史的目标。通过观赏者、事件景观以及物质景观的反复组合表达或传承其纪念意义,与一般性质的景观设计有所不同。通过对风之丘葬祭场这一特殊场所景观特色的详细介绍和分析,阐述了纪念性景观要素和涵义在设计中的体现。
作者
王瑞萍
殷桢钦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桢钦建筑设计
出处
《四川建筑》
2008年第3期23-25,共3页
Sichuan Architecture
关键词
纪念性
景观
建筑
分类号
TU251.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Emporis.
纪念性景观设计——何为景观的纪念性?纪念性景观会对人类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加拿大战争博物馆[J]
.景观设计,2006(1):7-19.
被引量:1
2
刘滨谊.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中国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桢文彦.风之丘葬祭场--GA(JAPAN)[J].ADA,1997,(7).
同被引文献
12
1
林中泽.
古代希腊罗马的死亡哲学及其历史演变[J]
.世界宗教研究,1997(2):103-111.
被引量:2
2
王冬青.
纪念性景观的象征表达手法探析[J]
.装饰,2005(11):117-117.
被引量:8
3
于晓森,王金凤.
浅谈纪念性景观的营造[J]
.河北林业科技,2008(1):34-35.
被引量:7
4
李开然.
纪念性景观的涵义[J]
.风景园林,2008,15(4):46-51.
被引量:22
5
陈玉锡,李静.
符号学理论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233-234.
被引量:10
6
刘跃国.
纪念性建筑景观及其空间结构形态探析[J]
.福建建筑,2009(6):15-17.
被引量:1
7
赵玉玲.
从道教“承负”说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J]
.兰州学刊,2009(10):12-14.
被引量:2
8
张红卫,王向荣.
漫谈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J]
.中国园林,2010,26(9):38-42.
被引量:41
9
郑金林.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J]
.医学与哲学(A),2011,32(2):25-27.
被引量:7
10
刘海青.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J]
.农技服务,2011,28(1):89-9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华峰.
纪念性景观对死亡的诠释[J]
.建筑与环境,2013,7(6):84-88.
1
荀勇,李玉寿.
水泥粉煤灰磷石膏加固土室内试验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9,16(4):29-33.
被引量:6
2
赵顺增,刘立,游宝坤.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基本性能[J]
.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9(1):52-64.
被引量:9
3
陈柳.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J]
.长江建设,2004(3):51-51.
被引量:2
4
龚兆先.
居住区物质景观的特征及其设计策略[J]
.长江建设,2000(2):30-31.
5
杜江.
基于现代城市视角下的城市广场问题初探[J]
.山西建筑,2012,38(2):6-7.
6
姬军永.
园林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对策初探[J]
.安徽林业科技,2015,41(5):77-79.
被引量:8
7
沈德忆,孔健.
浅谈民用建筑设计中热水锅炉的选择[J]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1,8(9):53-54.
8
张旭.
社区中商业街的规划和设计探讨[J]
.江西建材,2014(16):29-29.
9
龚兆先.
现代居住区物质景观发展模式初探[J]
.城市规划,2001,25(2):46-48.
被引量:13
10
王瑞义,周波.
西南山地城市物质景观的构成与利用[J]
.四川建筑,2002,22(3):7-9.
被引量:2
四川建筑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